在连天的浓云中,日光始终不曾远去,每一滴雨雪,都映着暖红的光。
梅长君微微仰头望向天际,有一丝冰凉的雨顺着微红的眼尾淌下。
……
战事结束,百废待兴。
梅长君陪着顾尚书和顾珩在军营整理江浙防务,言谈间提起了江浙本地军队的弊端。
“除了少数的一些地方,江浙那些富庶城镇的兵将们仍是没有太大的改变……”
顾珩看着各地呈上来的报告,摇头道。
蛮夷终于被打退,江浙却并非一派欣欣向荣。
改稻为桑的政策弊病开始显现,各地残乱的军队同样也是不小的问题。
“父亲,当时您手下那些江浙的军队,究竟是何等模样?”顾珩望着顾尚书,有些好奇地问道。
“有一部分,”顾尚书闭了闭目,“在作战之前,总是要求知道敌方的人数,然后自行商议,如果认为打不过,直接装死不战。”
顾珩嘴角扯了扯。
“还有一部分,比较听从指令,无论敌方多强,他们也不会拒绝,而且在扎营筑城之类的安排上,他们认真负责,从无怨言。”
顾尚书回忆起最初的几场战役,神色沉凝:“到了战场上,如果敌军撤退了,他们会主动请求追击。”
“这不是很好吗?”
梅长君听在耳中,看着顾尚书一副头疼的表情,有些疑惑。
“单单这些确实挺好,但最要紧的是……”顾尚书压了压自己的太阳穴,呼出一口气道,“如果敌军进攻,他们就会迅速撤退。”
“当然,如果敌军再退,他们又会去追,但如果敌人卷土重来,他们会立即撤退。”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真正短兵相接之时,他们会果断放弃。”
然后留顾尚书和身边亲卫在战场上,震惊地看着他们飞奔而去的背影。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顾尚书无奈地笑了笑。
“刀子没有落在自己头上,他们又怎会放弃维系许久的‘原则’……此次蛮夷受了重创,短时间内不会卷土重来。但只要他们仍然存在一日,江浙就仍有战乱再起的风险。”
顾珩附和地颔首,放下手中毛笔,同样沉叹一声。
“陛下不会放任许多兵力留在江浙的,等乱子一平息,我们这些援兵又会尽数调走,江浙境内剩下的,又是那些极度圆滑,甚至未经受战火的充数残兵。”
梅长君若有所思地道:“既如此,必须让江浙的兵将们自己立起来。”
她看了看军营外翃都将领们的身影,笑道:“有了这次战火的洗礼,翃都军中,倒是有许多优秀的将领堪当此任。”
顾尚书接过顾珩递过来的战绩和名单,一边勾画着名字,一边点头。
“翃都军确实不错,有血性,有机敏,但这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