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梅长君对人数、武器和战法的补充,这几乎是一个毫无弱点的阵型。
林观南一向温和的面容隐含激动,他接过梅长君写好的书册,仔细思索。
片刻后,他起身,合袖,拱手而拜:“将军大才,实为江浙百姓之幸。”
梅长君展颜一笑。
“这都是建立在观南书册的基础上。我这几日无事,干脆与你将书册内容全数整理修改好,等父亲归来,便可直接递去。”
梅长君是行动力极强之人,接下来数日,一心投入到《备蛮夷策》之中,其他琐事便顾不上了。
比如裴夕舟寄来的一封封书信。
待她改好《备蛮夷策》,才看向女使递来的信匣。
匣中已堆着厚厚一沓信。
梅长君不由有些心虚:日后回了京都,难道也说江浙信路被阻,没有收到?
竟写了这么多……
她一一数去,几乎是几日一封,从未因她不回而间断。
罢了,远离也得一步步来。那么多信换一封回信,也算合适?
梅长君按着信寄来的时间一一拆开。
疏朗的瘦金体,在归京沿路写下,信纸各不相同,内容也十分多样。写得多了,各地见闻中还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些政事。
每每写到此处,便透着些冷沉静肃,仿佛能窥见他寻着繁杂公务的间隙,在灯下安静地提笔落字。
最后几封是从京都寄出的。
“今日入朝,闻江浙调令已下,县主将封……”
梅长君读到最后一行,眸色微晃。
“夕舟在京,盼卿缓缓归矣。”
第42章 京城燎火彻明开(一)
京都一连下了数日的冷雨。
清晨雨霁, 天色仍是阴沉沉的,北风一阵赶一阵地刮。
乾清宫前,两位大臣跪在地上, 官袍被残留的雨水浸湿,寒气顺着冷硬的玉石板透入骨髓。
其中一人年纪稍长,低着头不说话。
另一人青年模样, 面容俊朗,许是跪得久了, 微微挪动了下身子, 又抬头望了身边人数眼, 低声道:“父亲,待会儿见到皇上,需要提更换江浙总督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