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时局(2 / 2)

封锁关闭边贸,人家缺衣少食,一样惦记到中原之地来打劫。

王浩和景陌也自己对厨道没兴趣,也小小的自己对当下局势的看法。

王浩自然说的是蛮夷不可信,蛮人已强为尊,现在的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早先还不是在辽人手底下当野人。

现在金人与辽人开战,是能打得过,但大周与金灭了辽人,没了辽国做缓冲金人直接对上的就是汉人。

汉人对辽尚且不如一旦对上更加野蛮的金人。

当然王浩表达的是相当委婉,毕竟他和景陌谁都改变不了局势。

不过景陌听懂王浩的担忧却不以为然。

“一旦我大周与金人灭辽,收腹燕云十六州,也就有了屏障。”

景陌面带笑容又说:“金人底蕴不足,想一口气吞下辽国残余也不是一时片刻能做到了,那时也是疲态尽显对大周构不成威胁,而我大周至少有二十年休养生息,二十年的养精蓄锐,我大周何止百万精兵,而燕云十六州本就是汉家之地民心所向,有了屏障,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金人不足为道,那是金人在不出眉眼高低,金,可灭之。”

王浩看着说道劲头神采飞扬的景陌,也只能笑了笑,,心想金人南下你就知道,谁要灭谁了

看着平时不拘一格的景陌,王浩觉得他傻了才会跟景陌说这些,一个被封建社会洗脑的人他三言两语怎么能改变。

其实王浩不知道,整个朝堂上下都没把金人放在心上,就连有大量战略物资流向关外,站在朝堂上的大人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物资到了金人手里也是用来与辽人开战,这是大周人是乐见其成的,隔岸观火的同时,能顺手填把柴帮一把金人,大周这方面也算报仇了,毕竟,大周对辽几次败北,加上澶渊之盟,都是大周史册上的耻辱。

作为大周人景陌感同身受,见得辽人吃瘪,是大快人心。

王浩骨子里可不全是大周人,在王浩眼睛千年后,都是一家,现在都是内讧。

当然王浩作为一名龙的传人,虽然前世就是北地人,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也是蛮夷。

但王浩也认可,现在的蛮夷是蛮夷,中原之地才是正统,千年后的民族大统一是未来的事,站在关内,以外全是敌人,来犯者该杀之。

朝堂对金辽之战乐见其成,暗地流入金人手中的物资,查起来也是有迹可循的,但就是有几笔大量重要铁器流入金人手中,大大增强了战力。

辽人对大周对很不满,一边指责大周资助金人,一边也是对金人败多胜少气急败坏,又想拉拢大周一起抗金。

大周方面对物资方面是咬死不承认,联合抗金也是闭口不谈。

暗地贩卖金人物资是一回事,明面大周可是两不相帮的,大量的铁器铁料,也引起了朝堂重视,却查不到来路出出,铁矿开采,向来由朝堂管制,莫名多出来的铁器铁料,就说明民间还有官府管辖不到的范围,铁器即是兵器,不由朝堂不重视,当然朝堂的重视也只是觉得是有人中饱私囊,以此谋利而已。

景陌不做官,当伯父是当朝大员,他自然也深受启发,留意官场风向,尤其是景陌接触商业,对民间了解,对几批边贸的铁料来源,进行了调查,从路线最终落在,凌州西南一个叫曾头市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