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2 / 2)

等他们赶到宋武记忆中的那个小院儿,果然院子已经被公安控制住了。

孙玉英刚下车就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过来给他汇报情况。

那人一见面就敬礼,孙玉英竟然只是点了点头,笑着问:“佟叔,情况怎么样?”

那个中年公安说:“这一下抓住大鱼了。初步判断是北边的人。”

孙玉英一愣,她还真没想到会是那边的人,东边南边儿,哪儿都想了,就没往那儿想。老大哥怎么也会想不开呢?

“他们为什么呀?”

“就是为了扎钢厂新投产的新生产线。据他们说,北边国内,当时卖图纸的人最近犯事了,这件事被捅了出来。结果他们这边潜伏的人又发现扎钢厂正在技术突破。不想让咱们掌握相应的技术呗。具体的现在还没问出来,只不过是刚才突击审讯了一下。”

孙玉莹点点头:“人一定要看好,别跑了,尽量把东西掏干净。”

就在这边徐谭雅几个人落网的时候,轧钢厂那边,今天吃饭时,刘光齐和孙成梁故意避开了袁崇明两个人没有去一食堂吃饭,而是换了一个食堂。

“呀这三食堂的饭怎么这么难吃啊?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去吃一食堂呢。”孙成梁平时从不挑食,苦出身的人根本不讲究,但是吃惯了一食堂,突然间吃一回三食堂,他还是忍不住抱怨。

实在是,在他想来同样的粮食和菜,如果能做成一食堂那样的质量非做成三食堂现在这样的口味,那不是浪费吗?这就是犯罪啊。

刘光齐笑笑对他说,“其实是你误会了,这样的饭菜才是正常的,一食堂是不正常的。”

孙成梁一愣,“啥意思啊?”

刘光齐说:“你回忆一下自己原来在你们的机械厂食堂里吃饭的味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是说三食堂做的饭差,而是一食堂做的饭太好了,特别是秦淮茹秦师傅开始负责那个食堂后厨以后,更是要比其他的食堂好上一大截。要不都说手艺就是手艺呢,就像咱们钳工一样,那些老钳工,老技术人员,那能跟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一个概念吗?”

孙成梁苦笑着摇摇头:“合着你的意思是我的嘴让咱厂一食堂秦师傅给养刁了?”

“可不是咋的。”

“那以后可怎么办呀?毕竟秦师傅就一个人,她万一要是升职了或者调动了,咱还不吃饭了?”

刘光齐笑着打趣道:“可能我们会比较麻烦,但是你没事啊,你老婆就是一食堂的,我可是听秦师傅说了,现在你老婆正跟他学炒菜呢,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

孙成梁提起来刘兰就话短。

刘光齐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在乱想了,所以想起来秦淮茹安排给他的任务,要多敲敲边鼓,促成人家两口子关系正常化,他连忙对孙成梁说:“我可是听说了最近一食堂的大锅菜好多天都是刘兰炒的,据秦师傅说她学炒菜进步挺快的。而且准备安排她下半年参加定级考核呢。”

孙成梁闷头吃饭不接话茬,但是能看出来他明显比刚才高兴了许多,看来刘兰在一食堂后厨里工作的转机,他同样很在意。

刘光齐知道像这样的事儿偶尔提一下就行了,不能老在跟前说,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于是他点到为止,把话题扯到了今天本来准备打算说的事情上。

“孙成梁,你有没有觉得袁崇明有点可疑呢?”

孙成梁一愣,抬起头看了看刘光齐,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很认真,也很郑重,于是皱着眉头想了想,回忆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跟袁崇明打交道的细节。

不得不承认,刘光齐这么一提,他稍微想想,确实觉得袁崇明不太正常。

于是孙成梁有些犹豫,但是还是点了点头:“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必须得说他还是有点不正常,对莪太热情了,按道理说他不该对我这么热情。但是他对我热情能得到什么呢?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和用处。”

刘光齐笑着说:“说不定袁崇明是你的伯乐,你是千里马呢。好了,这只是开玩笑。我留意他了,我发现他最近经常写写记记,好像在总结什么东西,他片刻不离身的那个笔记本,短短时间已经写得满满的了。但是,我看他平常汇报工作也并不用那个本子,我现在想,咱是不是应该给上面反映一下?”

孙成梁皱着眉头说:“这就没必要了吧。人家袁崇明毕竟是技术员,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家说不定平常工作学习就是那样的习惯呢?再说了,他也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儿,咱们不能因为只是一个怀疑就随便汇报,这样不利于团结,也不利于工作的稳定,会不会有点小题大作呀?”

刘光齐摇了摇头:“小心驶得万年船。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咱工作那么忙,可没工夫求证,还是交给上级吧。我觉得咱这风险得冒,万一因为咱们姑息了,到最后出大问题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