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鲜血飞溅(1 / 2)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契丹将士们和中原大军的将领们都在为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两军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剧情跌宕起伏,似乎暗示着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契丹将领萧延宗坐在临时建立的指挥帐篷中,他紧皱着眉头,沉思着接下来的战略。

萧延宗是契丹军队中首屈一指的武将,他精明强干,深知此次与中原大军的战斗的重要性。他知道中原大军背后隐约有着后秦朝的支持,他们既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有雄厚的资源,契丹军队面临的压力不可小觑。

“将军,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调整阵型?”身旁的副官小声问道。

萧延宗抬起头,看着副官,缓缓开口:“是的,我们必须调整阵型,才能更好地应对中原大军的攻势。让我想想看,我们可以在山脚处设立重兵,以抵挡中原大军的进攻。再召集精锐部队,突袭他们的侧翼,使其进退两难。”

副官听完,低头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将军明白,这个计策可行。我会立刻将计划传达给各部队。”

几天后,契丹军队按照萧延宗的计划进行了重新部署。山脚处设立了稳固的防线,密密麻麻的士兵站在那里,等待着中原大军的到来。而在萧延宗的指挥下,数千契丹战士悄悄地绕到了中原大军的侧翼。

黎明时分,战场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中原大军开始展开进攻,他们发出震天的怒吼声,汹涌向契丹军队的阵地。同一时间,契丹战士们也迅速发动了侧翼突袭,向中原大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战场上瞬间陷入混乱,双方鲜血飞溅,激战如火。契丹军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竭力抵挡中原大军的冲击。而中原大军则不甘示弱,毅然冲入契丹军队的防线,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战斗进行到中途,契丹军队的情况看似有些不妙,他们渐渐被中原大军压制。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势,契丹将领们临危不惧,指挥士兵们奋力抵抗。

就在此时,突然从契丹军队的阵地后方传来了一声巨响。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支援军纵横驰来,指挥官柳飞雄威凛地坐在马上,手持长枪,迅速加入战斗。

柳飞雄是契丹军队中最年轻的将领之一,他年轻而又勇敢。他带领援军紧急赶到战场,打破了中原大军的围困,契丹军队的士气顿时大涨。

在柳飞雄的带领下,契丹军队重新展开了反攻。战斗越发激烈,双方你来我往,厮杀不休。契丹将领萧延宗紧盯着战场,心中焦急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就在他沉思之际,一块巨大的岩石从天而降,砸在他身边,溅起一片灰尘。萧延宗脸色凝重,意识到这是中原大军故意破坏周围环境的战术手段。

他立刻调整了战术,让契丹军队将战场重心迅速移至平原地带。中原大军的围困失去了效果,契丹军队脱困,形成了新的阵列。

来到战场的契丹援军面对中原大军的突击,勇猛作战,斩杀敌军,给予了中原大军沉重的打击。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整片战场。

双方搏杀到日暮时分,中原大军渐渐败退,

乱世中的战场,蕴含着无尽的生死搏杀。身处其中的将士们已经奋战数小时,嗓子沙哑,体力透支至极。天色渐黑,寒风呼啸,不停地刺入他们疲惫的身体。鲜血染红了战场,尸体布满了大地,场面残酷而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