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军政分离(2 / 2)

如此一来,自然就把那些权贵之家的子嗣给排开了。

而真正愿意去军营里当兵的读书人,自然就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要知道,其实在古代,但凡是读书人家境其实都是较好的。

真正的贫苦人家是连读书机会都没有的。

因为读书就意味着要脱产。

而这个时代没有义务教育,更是需要劳动力,但凡有劳动力的孩子都不可能达到完全脱产去学习。

这也就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文人仕子都被权贵们垄断了。

最终门阀宗室便牢牢掌握了社会舆论和晋升通道。

穷苦人家的孩子除了攀附权贵,便根本再无出路。

所以也就会有很多所谓的门生故吏。

而楚宁提出的让读书人去军营当兵,便等于是给了穷苦读书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说到这里,楚宁觉得还有一些话想要说出来:

“另外,让读书人参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平衡文武的发展,我认为一个健康发展的国家,不应该只重文武之其一,而应该文武并重,要改变这种风气,而不是靠打压某一方。”

唐朝重武,却因藩镇而亡。

宋朝重文,却因孱弱而灭。

可要想打破这些传统何其艰难。

尤其门阀士族的垄断,要直到后来的朱温才彻底结束了儒家门阀士族七百年的统治。

至此,由门阀士族掌控的全国近一半的土地庄园才被释放出来。

由门阀士族操控的所有权贵集团以及他们世代世袭的爵位,才被统统清除掉。

当然,儒家门阀士族虽然被彻底结束。

可迎来的又是儒家文官官僚集团,封建王朝仍然在继续。

楚宁知道,现在的他权利还太小了,只有一步一步的去改变。

要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些东西植入进去。

等到某一天,量变引起质变。

蝴蝶煽动翅膀,万事可期!

“行了!”

这时李贤终于接言说道:“楚大人所说的,朕已经都知悉了,朕也以为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法子,所以,还请李先生多加支持才是。”

李鸿仑此次入宫陛见本就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只不过是对于朝堂突然提出要招募文人入营当兵这件事不解。

如今听了楚宁的说辞,又看明白了皇上的态度。

李鸿仑怎么可能还会不知道,这就是皇上授意的。

这显然就是想要招募培养一批自己的人了。

对于继嗣和继统的问题李鸿仑一直也没有表过态,不过对于李贤他在心里自然是十分赞许。

尤其是对于楚宁,李鸿仑如今听了他的一番说辞,更是打心底认为,此人必将是自己可以托付的传承者。

话已至此,李鸿仑也是当即表态说道:

“皇上放心,老臣已然听明白了楚大人话里的意思,定会全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