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儒(2 / 2)

心魔传说 西瓜鱿鱼 1122 字 3个月前

当时,国家虽小,但是功能完备,特别是对于水利、食盐、冶金、农事、军队等都有专门的部门,不断整理各地先进经验,那真是一个繁荣的盛世,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这种好日子在轩辕家天下后,就变了。

太学院成了傀儡,进行了几次修史,将蚩尤从历史中抹杀,然后又横空出世了一个大儒,此人姓陈名络,开创了一个愚民学说,他认为老百姓就一个愚蠢,百姓越愚蠢,就越听话,也更好统治。开化的老百姓是最难统治,如果能够接受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混乱不堪,难免有人觊觎统治者的位子,如果揭竿而起,那这世道不就乱了吗。

太学叫停了教民政策,将派出的人全部收了回来,那些受到教育的老百姓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只能靠着父母的传授,来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如此一来,老百姓的教育就全部乱了,口口相传漏洞百出,倒是愚民一派,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从朝堂之上,到阡陌之下,都是人管人,人盯人,一人出事,全部连坐。

老人说到这里,眼睛里忍不住流出眼泪,“年轻人,我只是老了,见识多了,这李耳,是个难得的人才,却落得这样郁郁寡欢,纵有万千抱负,最终也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这陈络,就是愚民学说的新一代掌事,学生遍天下,手中权力也是颇大,你看他哪像一个学问人,早就成了皇帝老儿的走狗。”

“这几年更甚,只要有人有不同看法,有人有不同思想,不是抓了,就是杀了,那些学子们,都看陈络的脸色,甚至有人甘做儿子,这世道不同了。李耳此次恐怕是有去无回了。”

张喆看着老人满脸的皱纹,还有那佝偻的脊背,知道他生活并不好,但是一个普通的老头,为何有如此见识。

“老人家,我看着一片老百姓生活疾苦,难道国家就不闻不问吗。”

“年轻人,现在谁还管这里,自生自灭,这里也紧紧离了都城不到十里地。皇都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见一斑了。”

“老人家,听您谈吐不凡,还不知您身份。”

“罪臣而已,这李耳,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不时向我讨教,听过讲一些历史故事,现在细想,恐怕是我害了他啊。”

张喆看着老人内心的煎熬,就开解道“老人家,不要神伤,李耳的事情,在那陈络,不在你,那陈络之流把持太学院,恐怕天下像李耳这样的学子日子不好过了。”

是啊,老人又惆怅了起来,老眼似乎更加昏花,眼中没有了刚才的光彩。

周围的老百姓都散了,只怕这件事牵扯到自己,有的人回到家就把门关了起来。

老人看了看张喆,“此乃是非之地,看你是李耳的朋友,我劝你还是离开这里,越远越好。”

“皇都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都是这样了,走,能去到哪里。”张喆问。

“也不全然如此,我有一老友,早年因朝堂说错话,被贬至东南方向,前年回来和我长谈,东南皇子的封地,听说那里却是另一番天地,他因祸得福,得到重用,蚩尤大帝的一套东西,传承至今,百姓乐业,学子乐学,气象万千,比起这皇都,要强上百倍,听说皇帝都有耳闻,朝里的大臣似乎对此地意见颇大,有出兵征伐的意思。但是现在还未出兵,希望那里还是一片乐土。”

张喆眼睛一亮,也许,这个世道并不是这样的糟糕。当下,救出李耳才是最要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