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校长求助(1 / 2)

目前东林银行总帐户资金来源,包括了远星集团在全球的收入,远达刚化剂公司在全球收入。

另外向逼压弟出售高能锂空电池赚的钱,以及两大院线分红等等。

这些钱都会进入东林银行的总账户,再加上泰格不时在金融市场上出手,每次都有所斩获。

账户中的钱每天都在快速增长,前几天泰格还向陈非汇报过,数字超过了800亿美金。

不过相比陈非设想的太空舰队计划,简直是杯水车薪。

离开零号干船坞,陈非对屠夫道:“通知佩姬和玉琪,一会跟我一起去机场,飞一趟华国。”

华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目前还没有选择位置,他要趁着两根毛开战前,将这件事情办妥。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落在潍市机场。

陈非带人直奔远星公司。

来到公司,黄启东早已带人守在了楼下。

“陈总,欢迎回来。”

陈非摆摆手:“不用这么隆重,启东你跟我去办公室,让其他人都回去工作吧。”

回到总裁办公室,黄启东便问道:“陈总,先前您在飞机上的交低,我已经让人散布出去了。”

目前已经收到了包括东海,深市包括咱们潍市等三十几个城市招商部门的来函。

这些城市都希望远星新能源工厂落户它们的城市。

陈非丝毫不觉得意外。

随着远星军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举一动都受到外界的关注。

早在前段时间,远星将要涉足新能源领域的新闻,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了。

尤其前几天远星集团分别在灯塔和英吉利收购了两家汽车制造工厂。

更是让这个消息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陈非在飞机上给黄启东打来电话,让他将远星将要在华国选址新能源工厂的消息放了出去。

果然,收到消息的城市纷纷行动起来。

这还是时间太仓促,后面参与进来的城市可能还会更多。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华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个人可能离开国内一段时间,再回国就会发现明显的变化。

黄启东一直待在国内,经常去各地参加各种经济交流会议,对于各地的情况相当了解。

“陈总,我的建议是放在东海或者深市。

虽然二线城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用工成本,可是周边配套并不完善。

相对来说东海和深市都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其中特死拉在东海建有制造工厂。

周边相应的基础早就完备,如果咱们将工厂放在东海,会大大节省各种零部件的采购运输成本。

至于深市一直是逼压弟的地盘,相关配套产业同样不逊色多少。

要怎么选择还要陈总您最终拿主意。”

陈非满意的点了点头,黄启东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不仅能力得到了提升。

做起事来也变得更加圆滑了。

如果是以前,黄启东说不定直接就将心中意属的城市直接说了出来。

现在却进行一番对比后,拿出条件最好的两个城市让陈非自己选择。

既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又将最终权力交到老板手里,可谓考虑的相当周全。

不过从黄启东的话里,还是能听出他的倾向性,更加意属东海市。

“就这两个城市吧,派人去东海和深市相关部门进行接触。

如果能直接收购工厂进行改造最好,那样能节省我们很多时间。

实在不行再考虑购买地皮从头开始建设,不过相应的优惠政策该争取还得争取。

所有的条件为第一点让路,如果能直接收购现成的工厂,优惠力度少一些都不是问题。”

现在陈非缺的就是时间,早点踏足新能源领域,就能早一天赚钱。

相对来说一点点优惠政策对他而言反而没那么重要。

“好的陈总,我马上让人处理。”

陈非没有在公司多待,交代完事情直接离开了公司。

这时电话响起,拿起来一看居然是好久不见的王校长。

“校长,你是不是在我身边安插眼线了,我刚回国你就打来电话了。”

电话一通,陈非就开起了玩笑。

“什么,你回国了?”

听到陈非的话,王校长露出一丝意外。

陈非知道是误会了,他还以为回公司的事传到了王校长那里。

毕竟远达公司很多高层都出自远星公司,双方的高层私下里经常交流。

王校长收到他回国的消息很正常。

“嗯,刚下飞机还不到一个小时。”

“本来想在电话里跟你商量的,既然你回来了干脆找个地方好好的聊一聊,我也在潍市。”

于是,两人约好了去潍市的一家会所碰面。

前几次陈非回潍市的时候,偶尔跟王校长碰面,每次都在那家叫蓝宝石的商务会所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