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军改计划(1 / 2)

“父皇,曹彬和张瑜已经禀报,说是所有军队全部接收,并初步训练完毕,我想重新完善一下里面的编制。”郭宗宜说。

郭荣问:“完善?你准备怎么完善?”

郭宗宜说:“父皇,以前最大的编制就是带有称号的军,比如什么横海军,平卢军等等,在下面是军,营,都这些,但是现在我们统一了全国的军队,如果还用以前的那些称呼就有些不合适了,所以我想改变一下。”

郭荣点点头,说:“嗯,是要改变一下了,以前的那些都是节度使阶段的称号,现在节度使没了,自然要改变,你想要如何改变?”

郭宗宜说:“父皇,我想要引入商周时期的师旅和连三个称呼,我的计划是十个人为一个班,百人为一连,五百人为一营,五营为一旅,合计两千五百余人,五旅为一师,合计一万两千五百余人,五师为一军,共计六万两千五百余人。根据两人的禀报,现在军队中的人数总共有不到十二万人,我计划将人数再次补充一下,将全国的军队整编成两个军。各部的长官名字只要带个长就可以了,比如班长,连长等等。”

“具体的驻扎,我的计划是每个府驻扎一个师,由师长自动担任该府的司兵,负责整个府的安全,其余的两个师驻扎在和辽国接壤的地方。”

“父皇,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军队里面的人员也需要经常轮换,士兵我也要分等级,每一级都有一个时间的上限,以及年龄的上限,比如刚入伍的叫一级士兵,三年后,可以选择成为二级士兵,也可以退出回家,然后又可以当兵三年,同样可以选择成为三级士兵,或者退出,我感觉一个士兵最大的年龄只能到40岁,如果超过四十岁,那身体就不行了,无法战斗了,我算了一下,也就是最高到七级士兵。”

郭荣对此倒是不在意,毕竟对于军队的编制,每个朝代都要变一下,没有哪个朝代是完全沿用前朝的情况的,但是很多时候,只要一当兵,就必须当老了,这种中途退出的,还第一次听说,不过想一想,这也非常合理,如果士兵太老了,就无法战斗了。

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于是问:“太子,那这些退下来的士兵该如何呢?”

郭宗宜说:“我有两种安排方式,第一种,是让他们担任衙役,负责巡逻,缉盗等等,都非常合适。”

郭荣听了以后,非常高兴的说:“嗯,那些士兵退下来担任衙役实在是太合适了,那另外一种呢?”

郭宗宜说:“另外一种,就是让他们想干什么都可以,比如他们想要种地了,我们就给他们分配土地,或者是租种我们皇庄的土地,如果他们想要当工匠,我的所有工厂都可以接收他们。”

郭荣想了一下,说:“嗯,非常合适,不错,就这样安排。”

然后又问:“那对于军官方面的安排,你是怎么想的?”

郭宗宜说:“对于军官,我的想法是连长以上的人员,全部是军官,军官由于主要作用是指挥战斗,所以年龄可以放宽松一些的,如果是在枢密院任职,那么年龄可以和官员一样,到六十岁,枢密副使最高年龄为六十五岁。”

“如果是在基层,我的计划是连长四十岁,营长五十岁,旅长和师长、军长为六十岁,而且每个位置任职最多为五年,超过五年,要么升官,要么调任其他同级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