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韩匡嗣撤兵,班师回朝(1 / 2)

第二天开始,没有了奴隶军的韩匡嗣,只能让契丹人担任先登死士,同样是损失惨重。

第三天,韩匡嗣已经没有信心了,象征性的攻击了一会,就鸣金收兵了,对此,郭宗宜还在奇怪。

第四天,他们到了中午时分,都没有发现辽军攻城,派人过去一看,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已经撤走了。

这次打走了韩匡嗣,基本可以说东边的八个州,就已经算是稳了。

现在已经入冬了,也不适宜再次进攻,他只好班师回朝。

留下了潘美的第九师和杨业的第十师留守这八个州的地方,李重进的第八师仍然回到山东府。

随即,又以枢密院的名义下达了命令,让其他的师将自己训练好的新兵送过来,然后将这段时间送过来的百战老兵带回去。

郭宗宜又带着自己的侍卫营开始回汴京了。

汴京城,皇宫。

“哈哈,好,打得好,太子这一仗打的好啊。”郭荣看着手中的奏折喜笑颜开。

“对了,太子是说今日开始返回吧?”郭荣问旁边的一个秘书监的官员。

“是的,皇上,这是刚收到的太子殿下的奏折。”那个官员递给郭荣一个奏折说道。

郭荣接过奏折看了一会,然后将其递回去,说:“将奏折送到内阁,然后让他们准备迎接太子凯旋的事宜。”

那个官员说:“是,皇上。”

郭荣看着远去的那个官员,对他很是满意,不由得嘀咕:“还真别说,让这些当了几年县令的官员调过来秘书监,还真是一个好方法,有了这些人,我现在轻松多了,他们虽然是县令,但是不得不说,真的很厉害,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些县令这么有能力。”

不说郭荣在那里夸奖秘书监的人,却说那个官员将奏折送到了内阁,然后将郭荣的意思说了。

内阁的那些人就有些抓麻了,迎接凯旋的仪式?按照什么标准准备?问那个秘书监的人,他说他也不知道,这是他常年担任县令养出来的好习惯,不知道的事情坚决不说。

待那个官员走了以后,内阁人员心中也和郭荣一个心态,这次将很多年轻的县令提拔过来属于皇上的秘书监和内阁的秘书监,他们的工作的确轻松多了,但是也对那些有些奸猾的县令感到头疼,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愣头青,一个个精明的很,事情办的漂亮不说,就连做人都是非常厉害。

内阁的人也把握不准,于是内阁首辅范质就过去请示郭荣:“皇上,臣过来请示到时候太子殿下的凯旋仪式应该以何种规格准备。”

郭荣说:“嗯,就以朕亲征归来的规格准备。”

范质有些发怔的看着郭荣,有些不可思议,按照皇上的规格?这不是僭越了吗?但是看到郭荣不容置疑的眼神,范质也只好退出去,按照郭荣说的,让礼部的人准备。

很快,太子郭宗宜凯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汴京。他也成了整个汴京人热议的对象。无论是茶馆,还是饭店,客栈,全部都在议论这次北伐的事情,议论关于太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