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他差点完蛋了!(2 / 2)

在考中进士的名单出来后,看到会元的名字,圆润的副考官瞳孔一缩,看着主考官和周侍郎,特别的感激。

他差点完蛋了!

先不提圆润考官的感激之情。

等榜单写好,也到了晚上。

大家争论了一天,累的都不想说话,将榜单交接后,就赶紧休息了。

当然,致力于成为新皇左膀右臂的主考官,拿着几份专门取出来的优秀考卷原件,进宫去见了启元帝。

看到策论里的晒盐方子,启元帝大喜。

“来人。”启元帝招呼一声后,对着悄无声息的已经到他身旁等待吩咐的郑公公说:

“你去把这些制盐方子给巡盐御史曹真,让他赶紧试验一下是否可行。”

说完,启元帝将考卷递给郑公公。

递过去的时候,还专门把考卷上写着姓名籍贯的地方先让郑公公瞧见。

见状,郑公公很是夸赞了一番,才在启元帝满意的笑容中离开。

这一晚,启元帝在睡梦中看见苏从礼的时候,那眼神慈爱极了,看的苏从礼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也不怪启元帝这么高兴。

卫朝吃的盐,主要是青、白、黑、黄、紫五色盐。

这些盐包括海盐,湖盐,井盐,岩盐四种。

百姓们吃的盐,差不多都是粗盐。

就这样苦涩且杂质多的粗盐,价格也让好些老百姓平日里舍不得多用。

在前朝之前,就连细盐,也不是一般豪门可以吃得起的。

前朝的开国皇帝不知从哪来的制盐方子,让细盐成为有钱人家也能吃得上的,借此填满了私库。

可后来战乱,制盐方子被毁,就连帮着皇室制盐的盐民也被灭的十不存一。

剩下的盐民所知的内容,并不能凑出原来的方子,这就让卫朝的细盐又慢慢成了稀缺品。

要是这次的制盐方子真的可行,那简直是改变了整个卫朝的盐业。

……

会试张榜的前一天,还没见到长春侯上门,苏从礼松了口气。

天色微亮之时,苏从礼和苏老三已经挤在贴榜的墙下,只等榜单贴出来在第一时间看是否榜上有名。

等待的时间很是紧张,就算苏从礼知道他的文章写的很好,也有些不安。

古代的科举,就跟现代的语文一样,千人千好,谁知道自己的答卷会被人喜欢还是厌恶。

又没有标准答案,考官的主观喜好对成绩影响很大。

一旁的苏老三,这会紧张的已经临时拜起了各路神佛,有过来看榜的考生听见他的声音,跟着也拜祭起来。

听着众多的求神拜佛声,苏从礼都差点以为自己来到了寺庙。

他的前方不是要张贴榜单的贡院外墙,而是一尊嘴角含笑,慈眉善目的佛像!

时间在苏从礼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缓缓溜走。

春闱的杏榜开始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