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出武将,中原地区出谋士。
从这方面就能看出,中原跟边境州郡的区别。
穷人跟富人的区别。
边境州郡,说读不起书不合适,但尚武之风,确实比中原要重的多,所以多武将。
而中原地区的武将,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确实不如边境。
言归正传。
杨彪等人,也是挺刚,依旧是不开皇宫大门。
还用大白布,上面书写了几个字,‘望天下正义之士,行正义之举。’
好么。
一开始是让李然清君侧,剿灭李郭等人,现在又想让其他人来干掉李然?
李然可一点面子都不给。
让麾下放火箭,敢打出什么标语,直接射,直接烧。
随着时间流逝,连续围困皇宫一个半月,李然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像袁绍,刘表,刘焉等人,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打嘴炮的机会。
纷纷给李然写信,让他围困皇宫的兵马撤出,把兵马全部撤出长安。
各地大儒,也纷纷谴责,要求李然退兵。
更有甚者,要求李然退出关中,退回洛阳。
李然一天至少能收到几十封的谴责书信, 一开始还看一看,再后来,连看都不看 了。
除了外部压力,内部也有人开始劝说李然。
别这么刚,可以先退出长安,再徐徐图之。
朝廷就算是掌控了整座长安又如何?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这些人最关心的是李然的声誉。
李然这些年,从最早年的瘟疫救治百姓,再到杀退鲜卑人,别看李然不是士族出 身,但在整个天下,比李然声望还高的,可没几个人。
劝着李然的,是怕李然前期积累的声誉,因为此事而受损。
得民心,这个民,其实说的并不是普通百姓,而且天下的士族。
李然明白,这么多的书信,其实大多数都是各个诸侯搞出来的而已。
他们自然不想看见李然顺风顺水的。
让对手不舒服的事情,特别是仅仅几封书信而已,这种事情,可太乐意去做了。
但李然,在沉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跟朝廷硬杠到底。
这让贾诩非常不解。
“公子,何必呢。”
“现在的朝廷已经势微,就算是我暂时撤兵,那群朝臣能翻出什么浪花?”
“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等风头过去之后,有一百种方法让朝廷乖乖听话。”
“何必跟天下的士族过不去呢?”
李然先是把周围的亲兵都打发了出去。
而后说道:“先生,你如何看待天下间的士族?”
“你是否也觉得,得‘民心’,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就能获取天下?”
贾诩:“得到这些士族的支持,最起码能容易一些。”
“总比所有士族都反对我们好吧?”
李然摇头说道:“先生,你这次选择了妥协,以后依日会妥协。”
“这群人,只会得寸进尺。”
“是对手又如何?不支持我又如何?”
“我需要他们的支持么?”
“我李文轩,自占据平顶山以来,什么时候依靠过士族?什么时候需要看士族颜色 行事了?”
“先生,大汉衰落的如此迅速,外戚,宦官有责任,那群士族的屁股就那么干净 么?”
“所以,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跟士族友好相处。”
“只有两条路给他们,要不就是全力效力于我,要不就是去死。”
作为穿越者的李然,可太清楚士族的危害了。
曹丕上位当皇帝时候,为了得到所有士族210斥候,向士族妥协。
用了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进一步崛起。
曹丕,曹叡死后,士族进一步做大。
司马家的出现不是偶然,即便是没有司马懿,也会有其他士族站出来推推翻曹家。
司马家如此,就连钟会也是如此,也想要有样学样,造反。
到后来的八王之乱等等。
可以说,都是士族这些人搞起来的,这群人,就是自私自利的祸害而已。
合作?
合作个屁。
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李然并不打算给天下士族第三条路走。
当然,李然还有很多其他想法,计划,但现在还不是实施的时候,对付士族,他可 有的是招。
贾诩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公子,你就这么不在乎自己的名望?”
李然哈哈大笑。
“狗屁的声望,那些酸儒骂几句,我的声望就损失了?”
“我的声望,从来都不需要士族那群酸儒来说三道四。”
“在天下百姓中的名声好坏,才是我需要关心的事情。”
“先生,看看并州的百姓,关中的百姓,有一个人是骂我的么?”
“百姓关心的是,能不能让他们吃饱饭,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我对朝 廷,对天子如何如何。”
“你去扫听扫听,有一个百姓关心这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