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月、疏勒勾结贺鲁,苏定方遣崔知辩及曹继叔领兵击之,大破其部。二部的首领也被苏定方就地处置,因为在他眼中,这两个家伙的命,只配在战报里加上一句。
李承乾看到战报后,也是淡淡一笑,他不觉得苏定方做的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敢勾结贺鲁,那就该死。陆敦信、孙处约、乐彦玮等朝臣们都觉得,苏大将军做的有些武断了,他们都建议发文训斥苏定方,省的苏定方收不住手,滥杀无辜。但李承乾却仅仅是一笑置之,对此不以为然。
而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彭城县公-令狐德棻见皇帝不纳臣言,也是上书:王道任德,霸道任刑。夏商周纯用德而王,秦专用刑而霸,汉杂用之,魏晋以降,王霸两失。如欲用之,宜先用王道,然最难行之。今陛下用将帅,率性而为,肆意放纵,日后恐为国家之害!
别人,李承乾可以不理睬,但这个老头不太一样。大业年间,李神通占据太平宫起兵响应太原之义,令狐德棻就是他军中的记室参军。高祖占据长安后,组建大丞相府,令狐德棻改为大丞相府记室。大唐建国后,令狐德棻转任起居舍人,唐高祖十分信任他。
令狐德棻的官,一直做的不大,因为他多数的年华,都用在著书上《魏史》《隋史》《梁史》《齐史》《陈史》《北周史》《氏族志》《新礼》,他都参与了编撰工作。
而且,还兼任了国子祭酒,挂心教学,有教无类,教出了很多品德良好,才能不凡的官员,在教育方面能,本朝能与孔颖达比肩者,唯有令狐德棻一人。
老头子虽然很硬朗,但毕竟年近八十了,无论是看他年高德劭,还是辛劳多年的份上,李承乾都要召见他,听听的话。
“哎!季馨公,你伺候了三朝天子,是我大唐的元宿,朕早就跟你说过了,不必多礼了!来,过来一起做,尝尝朕泡茶的手艺!”
在敬重老臣,厚待功臣方面,李承乾做的从来都是不错的,四时八节,一应赏赐,老臣们的一份都是最厚的。而且宫宴上,每次陛下和太子,都会过来着重的敬他们酒,以示尊重。
“陛下,老臣不是倚老卖老,老臣就是觉得,陛下这么个用人的方法,实在是有些莽撞!”
这武将,尤其是像苏定方这种柱国的大将,用好了是国家社稷之幸,用不好,这样的教训太多了。令狐德棻是修史的,这样的例子,他可以给皇帝讲几十个。但他也知道,皇帝饱读诗书,精通史集,他知道的这些,皇帝是都知道的。不用他多说,陛下也是知道利弊。
令狐德棻觉得,有他唠叨一下,能给陛下省去很多口舌,毕竟连他这个三朝老臣都没准,朝堂上的人还说什么呢!
当然,他也有些自己的见地!
大业时,高祖从太原举兵,但因为粮食的问题,一直徘徊在黄河边。李孝常举永丰仓来降,一举解决了军粮供应及赈济饥荒的问题,还为高祖笼络了不少的人心,同时还使高祖可以迅速定鼎关中继而争霸天下的目的得以迅速实现。李孝常也因功,封为义安郡王。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国内隐太子的势力还未彻底肃清,国家也积弊颇多,而颉利竟兵叩都门,驻重兵于长安城西渭水便桥。上皇不得不带着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臣,在便桥以计退敌。
可上皇的皇位还没坐稳,李孝常便在利州反了,他联合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左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滑州都督杜才干等人,密谋反叛,欲复迎高祖复位。
当时,上皇平罗艺,退突厥不久,隐太子、巢王的旧部在山东、河北等地蠢蠢欲动,如果李孝常坐大,那上皇的天下,可就坐不稳了。
所以,上皇命尉迟敬德领兵,火速平了李孝常,并经过权衡后,选择让武士彟为使持节、都督利隆始静西龙等六州诸军事、利州刺史。武士彟坐镇利州至贞观五年,他整整用了五年,才肃清了李孝常在利州的余孽。
高祖皇帝晚年,令狐德棻到大安宫,补充《起居注》的内容,高祖皇帝也感叹,用人不明,用错了李孝常。
左公言:今君虽终,言犹在耳。陛下不可以不引以为戒。
李承乾抿了口茶:“他不是应该说,用错了上皇吗?”
令狐德棻摇了摇头:“没有上皇,高祖也坐不了这个天下。”
是的,令狐德棻说的是实话,没有上皇为高祖,扫平群雄,这天下姓不姓李,还不知道呢!所以说,高祖是心里有数的,他干嘛要埋怨上皇,就因为上皇夺了他的皇位?皇位早晚都是要传给儿子的,而且上皇做的并不隐太子差。贞观四年,灭了颉利后,万国来朝,高祖已经承认了,上皇比他强。
李承乾笑了笑:“是啊,他承认了!可上皇因此背了二十三年,上皇这二十三年是怎么过得,季馨公应该清楚。”
“朕与上皇不一样,一君有一君的风格。朕用人,向来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苏定方雪藏了这么多年,该用了!”
李承乾清楚,在令狐德棻等文臣眼中,苏定方是窦建德、刘黑闼的旧部,本身就是反贼出身,对他的信任,永远不可以做到百分之百。
而且,苏定方是什么人,他心里非常清楚,他跟李靖的脾气,境遇都差不多。可李承乾不想让他跟李靖一样,背负半生的猜疑过活?
用人,不是这样的!既然用了大将,就得拿出足够的气魄来。李承乾也带兵好多年了,他知道带兵的潜规则,既担心仗打不得打的赢,还要担心会不会被人弹劾。这个臭毛病,是封德彝、萧瑀搞权斗的时候立下的,李承乾从小就特别讨厌这个潜规则。带兵之后,他更是觉得让将士带着包袱上战场,是多么不对的一件事。
“所以,到了朕这一代,必须改变!”
弓月、疏勒勾结贺鲁,苏定方遣崔知辩及曹继叔领兵击之,大破其部。二部的首领也被苏定方就地处置,因为在他眼中,这两个家伙的命,只配在战报里加上一句。
李承乾看到战报后,也是淡淡一笑,他不觉得苏定方做的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敢勾结贺鲁,那就该死。陆敦信、孙处约、乐彦玮等朝臣们都觉得,苏大将军做的有些武断了,他们都建议发文训斥苏定方,省的苏定方收不住手,滥杀无辜。但李承乾却仅仅是一笑置之,对此不以为然。
而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彭城县公-令狐德棻见皇帝不纳臣言,也是上书:王道任德,霸道任刑。夏商周纯用德而王,秦专用刑而霸,汉杂用之,魏晋以降,王霸两失。如欲用之,宜先用王道,然最难行之。今陛下用将帅,率性而为,肆意放纵,日后恐为国家之害!
别人,李承乾可以不理睬,但这个老头不太一样。大业年间,李神通占据太平宫起兵响应太原之义,令狐德棻就是他军中的记室参军。高祖占据长安后,组建大丞相府,令狐德棻改为大丞相府记室。大唐建国后,令狐德棻转任起居舍人,唐高祖十分信任他。
令狐德棻的官,一直做的不大,因为他多数的年华,都用在著书上《魏史》《隋史》《梁史》《齐史》《陈史》《北周史》《氏族志》《新礼》,他都参与了编撰工作。
而且,还兼任了国子祭酒,挂心教学,有教无类,教出了很多品德良好,才能不凡的官员,在教育方面能,本朝能与孔颖达比肩者,唯有令狐德棻一人。
老头子虽然很硬朗,但毕竟年近八十了,无论是看他年高德劭,还是辛劳多年的份上,李承乾都要召见他,听听的话。
“哎!季馨公,你伺候了三朝天子,是我大唐的元宿,朕早就跟你说过了,不必多礼了!来,过来一起做,尝尝朕泡茶的手艺!”
在敬重老臣,厚待功臣方面,李承乾做的从来都是不错的,四时八节,一应赏赐,老臣们的一份都是最厚的。而且宫宴上,每次陛下和太子,都会过来着重的敬他们酒,以示尊重。
“陛下,老臣不是倚老卖老,老臣就是觉得,陛下这么个用人的方法,实在是有些莽撞!”
这武将,尤其是像苏定方这种柱国的大将,用好了是国家社稷之幸,用不好,这样的教训太多了。令狐德棻是修史的,这样的例子,他可以给皇帝讲几十个。但他也知道,皇帝饱读诗书,精通史集,他知道的这些,皇帝是都知道的。不用他多说,陛下也是知道利弊。
令狐德棻觉得,有他唠叨一下,能给陛下省去很多口舌,毕竟连他这个三朝老臣都没准,朝堂上的人还说什么呢!
当然,他也有些自己的见地!
大业时,高祖从太原举兵,但因为粮食的问题,一直徘徊在黄河边。李孝常举永丰仓来降,一举解决了军粮供应及赈济饥荒的问题,还为高祖笼络了不少的人心,同时还使高祖可以迅速定鼎关中继而争霸天下的目的得以迅速实现。李孝常也因功,封为义安郡王。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国内隐太子的势力还未彻底肃清,国家也积弊颇多,而颉利竟兵叩都门,驻重兵于长安城西渭水便桥。上皇不得不带着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臣,在便桥以计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