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绩(2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643 字 3个月前

屁的没事。

李世民瞪了长孙无忌一眼。

老子马上要登基了,你跟我说礼部没事?

长孙无忌,这才回味过来,连忙圆话。

“不过,李绩更有空闲。”

李绩有空闲吗?

突厥虎视眈眈,李绩在兵部,你跟我说有空闲?

不过,现在是真的空。

兵部仍旧由父皇李渊的铁杆粉丝,裴矩把持着。

七老八十的人了,也不知道歇歇。

所以李绩现在,的确闲赋在家。

“叫他来一趟。”

“诺。”

......

下午,李福没能兑现他的承诺,虞世南完整的讲了一堂课。

李福对李佑报以歉意的微笑。

虞世南不提问,他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强行插话吧?

虽然好像可以,那也只能,等我需要的时候再用。

因为“强行插话”的使用说明上,明确写着,事不过三,过三升天。

李福是要珍惜使用的。

为李佑?不值当!

三天后……

人就是这样,相处的时间长了,了解的多了,就不神秘了。

李福退去了神秘光环,在他们眼里,居然变成了市井之徒。

今天,只有襄城和丽质,临走时和他说了再见。

为什么只有女生?

妇女之友吗?

其实,也有男的,李恪没有说再见,而是要跟他一起,再度拜访他的篱笆院。

“你确定要跟我回篱笆院?”

李福的问题很奇葩,不知所谓,让李恪摸不着头脑。

你的篱笆院是藏着机密?还是龙潭虎穴?

李恪很想问问李福。

“去就去吧,到时别后悔就成。”

有什么好后悔的,几天没见冬梅、知画了,怪想念的。

要是李福知道李恪的心思,不知道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引狼入室。

不过,即便知道李恪是狼也没关系。

现在家里正有一头老虎,等着他呢!

狼,算个屁!

李绩领了李世民的旨意,每天下午这个时间来。

为什么会选定这个时间?

那是因为,早上不方便,中午要休息。

所以,选在李福放课后的半个时辰,给李福讲讲人生,讲讲历史传承。

李世民希望厚重的历史文化,能改变李福身上的不羁言行,沉淀他的心灵。

不要一天到晚的胡说八道。

李世民也是为李福操碎了心,当人家干爹也不容易啊!

篱笆院炊烟袅袅,这是李福订的规矩。

就像现在的“六点半吃饭,七点要跳广场舞”似的。

李绩端着茶水,在榆树下的胡椅上小憩。

李绩现在能有茶喝,还得感谢李君羡。

李君羡送来的那一车礼物里,有不少生活用品,其中就有茶。

李福和李恪给李绩见过礼,一人一个胡凳,分坐在了左右。

李绩,李恪是见过的,军中大将,才能不输大唐军神李靖。

至于为何排在了后面,不过是因为政治需要罢了。

懂得都懂,不懂,也无所谓!

让李恪没想到的是,李绩是来给“李代”上小灶的。

上到皇家宫廷,下到黎明百姓。

各地民俗风情,军政见录,乡野趣事,包罗万象。

李绩讲的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这可比虞世南讲课好听多了。

李恪本就爱好颇杂,李绩讲的这些,正对他的喜好,听得喜不自胜。

对父王对“李代”的宠爱,艳羡不已。

有什么好羡慕的,李福觉得无所谓。

听就听听吧,就当补全资料了。

毕竟有些事情,后世的记载,也空缺了不少。

李绩讲着讲着,话题扯到了突厥身上。

“突厥一日不灭,我大唐北方将永无宁日。”

李绩的话,让李福想起了渭水之盟。

本不想改变历史走向的李福,阴差阳错的成了李世民的干儿子。

还不得为干爹费费心,出出力?

“李大人,突厥一般都在哪里作乱?”

李福决定,还是以提醒为主。

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