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尉迟敬德(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656 字 3个月前

多亏有三天准备时间。

车子,马匹,吃的,穿的,用的,婢女,婆婆,下人,护卫,陪同人员一大堆。

李代向李世民抗议,却连人都见不到。

最终找到母妃长孙无忧这里来了。

“母妃,人太多了,儿臣是去巡查,不是去享乐。要那么多人陪同,算怎么回事啊!”

长孙无忧还是头一次听说,嫌伺候的人多的。

于是笑道:“那你觉得多少人合适?”

“老马一人足矣!”

“呵呵~~”

长孙无忧笑了,这傻孩子,还当是以前呢!

“你现在是王爷了,只老马一人可不行。”

身份不同了,礼制规矩都要相配上。

“母妃,下次,下次,下次就算带几千人,儿臣都依。这次母妃就依了儿臣吧!”

李代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几千人,你想造反啊!

长孙无忧哭笑不得。

“好了好了,母妃依着你就是了,不过,你得把冬梅、知画带上,这总可以了吧?”

李代很想带冬梅、知画,可惜这次真的不行。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最清楚。

这是上战场,万一有个什么意外,那不吭人吗?

李代摇了摇头。

这下长孙无忧看不懂了。

“你和她们不是处的很好吗?”

就是因为关系好,才更不能带啊!

可惜,又不能说明白。

李代那个急呀!

“不行!必须带上,否则你就带着那群人走算了。”

长孙无忧也火了。

再好的脾气,遇见李代这块臭石头,也有发火的时候。

这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就不识好赖呢?

李代认输了。

带着冬梅、知画回去了。

冬梅、知画开心死了。

又能和小王爷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呃,不对,现在是福王殿下。

出发的时间到了。

李绩带着两千精兵,打着“福”字旗,在延禧门外等候。

李代身穿黑色中山装,脚踩登云靴,显得很干练。

冬梅、知画一身男装,英姿飒爽。

冬梅问:“为啥着男装?”

李代回:“方便。”

没敢说逃跑也方便。

老马把唐刀放到屁股后面,一声“驾”,开启了一段四人之旅。

见到李绩,一行人浩浩荡荡从通化门离开了长安城。

“李大人,这些人是父皇送我的府兵?”

李绩笑着问:“殿下,怎么这么说?”

“明摆着的嘛,不是给我的,打“福”字旗干嘛?”

“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明。”

熟人说话,听着就顺耳。

要是不熟悉的人,一定会说“殿下,慧眼如炬。”酸的很。

四十里路,不是很长,可要腿着走,不休息,也得大半天。

李代又不是非要赶这点时间,见到有些士兵疲惫了,就下令休息,补充体力。

对此,李绩颇有微词。

“殿下,您这样做,很容易滋长士兵的惰性。这样治军可不成啊!”

“李大人,临阵磨枪,最是无用。练兵,是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感知自己的极限,再突破极限成长。”

“现在的条件,是不允许士兵太过疲劳的,遇上突发状况,连刀都提不起来,那才叫坏事。”

得,你是王爷,我说不过你,不说了。

一路上,士兵们在打量李代,李代也在观察他们。

还不错,这些人看得出来,不是新兵。

李世民真的为他操碎了心。

其实,仔细想想,李代干嘛去泾阳,干嘛去武功,还不是为他李世民吗!

李世民做这些事不应该吗?

可李代就是觉得,李世民对他太好了,感动的就差掉眼泪了。

夕阳西下,泾阳城近在咫尺。

泾阳道行军大总管(临时职务),尉迟敬德在城门处,等候多时。

废话不多说,自有官员上前安排随行人员。

李代则被领进了城主府。

李代讨厌人多,乱哄哄的头疼。

便挥手把官员们,都撵走了。

客厅里只有李代,李绩和尉迟敬德。

下人们为晚膳做着最后的准备。

三人在厅中用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