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特别的通译(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607 字 3个月前

“王爷,陛下的意思是让您全权指挥,您看,我们怎么办?”

尉迟敬德的话,让李代一愣。

我指挥?我指挥个屁,行不行?

“你是泾阳道行军大总管,你不指挥谁指挥?”

李代可不想外行指挥内行。

那是非常让人讨厌的行为,很容易出问题。

“这是陛下的旨意。”

怎么一个个都喜欢用李世民来压我。

李代无语了。

废话,你现在是王爷,尉迟敬德想压你,那也得能压得住呀!

李代见是父皇李世民的命令,知道推脱不掉。

思索了一下,说道:

“大总管,泾阳准备的如何了?”

“基本完备,只是兵力太少,只有一万五千人。”

“这样吧,你安排人回去,从中挑选两千精锐步弓手,集中训练,等待命令。你先不用回去,随我们走走。”

时间紧迫,据李绩推算,最多不超过半个月,突厥人就能打到这里来。

李代觉得,李绩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先去武功整军备战。

毕竟迁移百姓,这都需要时间。

李绩临走时,李代是这样说的。

“李大人,是你在领导此次战役,莫要提我。此事,只有我们三人知道就好。否则,军心不稳,怕会一败涂地。”

李绩领命而去。

三天的时间,李代带着尉迟敬德,又设了两处烽火。

将他的计划,反复讲解给尉迟敬德,分别时,李代将画有观察点,藏兵点的图画,交到尉迟敬德手中。

“大总管,一定要跟士兵讲清楚,切勿短兵拼命,反复袭扰才是正对!”

尉迟敬德回泾阳调兵遣将去了。

李代带着他的人,前往武功。

武功,秦岭边上的一座小县城,驻军还没有李代的府兵多呢!

李代一到武功,整个人都傻了。

幸亏自己来武功看看,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土石夯成的城墙,宽不足一丈,高不过三丈,依山而建,直抵渭河。

有天险地利,却没成为雄关天堑。

如何抵挡突厥大军?

李代低头凝视着滚滚流淌的渭河,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大人,可有难民前来?”

“还没有,末将也在奇怪。到现在,一个难民也没看见?”

“突厥四条腿,百姓怎么可能跑的过!”

“那也不至于一个也没有吧?”

“只要你速度足够快,后方的人,恐怕还在做梦呢!”

是啊!李绩心想。

要不是王爷提出这个假设,谁能想到,突厥真的来了。

恐怕就连自己,也是做梦的人。

仅仅过了两天,难民果然陆陆续续出现了。

李绩见李代眉头皱起,上前问道:

“王爷仍在担心,突厥会趁乱取城之事吗?”

李代点了点头。

李绩:“王爷不必担心,末将说过,若真到了那时,末将愿背负千古骂名。”

李代摇了摇头。

“不值当,凭武功的条件,是守不住的,只能拖慢突厥的脚步,却阻止不了突厥的野心,城墙低不说,也不坚固。没用的。”

李代说的都是事实,李绩心里也清楚。

“恨只恨罗艺,张瑾之流,贼人误我大唐啊!”

李绩突然想起,李代曾经说过的话,急忙说道:

“末将早已派人联系,二人军中的将领,想来会有所收获。”

“但愿吧!我们的兵力太少了!”

李代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原本他想着,提前准备会改变历史,没想到结果依旧。

难道他这只蝴蝶的翅膀,不够大吗?

难民在八月十八日这天,达到了顶峰。

乌央乌央的,把官道挤得满满当当。

关键的时刻来了,突厥如果趁势作乱,就是今天。

“李大人,叫下面的士兵喊话,成年男人一律站在隔离线外,如有不从立杀之。”

“如有人聚众闹事,闹事者不死,任何人不得进城。”

“先放女人、孩子车马进来,车马不准挂帘搭棚。”

“进城之人不得停留,立马从东门出城。”

李代一口气说完后,暗自祈祷,希望能把女人和孩子,顺利的多救些回来。

命令下达后,还真有男人不服,穿着锦袍坐在车里,就是不下车。

李绩向下一挥手,口中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