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一次整军(2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568 字 3个月前

长安城能骑马的,都是特许的,得有驾驶证。

好在李代的府邸,离春明门不到四百步,约五百来米,放屁的功夫,就出城了。

就这一点,李代就得感谢李世民,福王府离皇城也是这距离。

李世民实在太贴心了。

李代在东市有铺子,平康坊有客栈,王府帮你选在正对面。

入宫五百,出城五百,你还想怎么样?

比起十六王府,犄角旮旯的位置,可方便太多了。

每隔十里小停一刻,一路上只休息了三次。

等到了骊山,士兵们几乎都累脱了。

刚想瘫坐在地上休息,李代又命令马上扎营。

要求速度要快,扎的要好。

连和连比,排和排比,班和班比。

连级最后一名,负责打扫,烧水,做饭,执勤。

排级最后一名,负责在营地五十步外,挖坑盖茅厕。

班级最后一名,今晚没肉吃。

士兵们哗哗的行动起来,因为缺少工具,带着斧子来的士兵,成了全连的英雄。

狐狸说这样不公平,没带斧子的连队,肯定最慢。

李代瞪了他一眼道:

“公平?什么是公平?本王难道没说清楚,还是他们没听明白?野营拉练?你自己想想,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狐狸不说话了。

大家还以为,要等工具买回来,才开始扎营。

谁知道王爷您根本没等的意思。

其实李代这么做,是有深意的。

就是要让士兵们,亲身体会工具的重要性。

毕竟人类区别动物,就是从会使用工具,开始的。

要时刻想着工具,带着工具。

营地起的很慢,李代不急。

在他心里,反而觉得越慢越好。

这样他才有借口,狠狠的教训他们。

一个多时辰后,歪七扭八的营帐,都扎起来了。

李代带着连排干部,一个一个检查。

李代是一边检查一边笑。

五尺高的汉字,没有一个不脸红的。

全看完了,李代对连排干部笑着说:

“你们评定吧!若有争执,找安将军决断。本王不参与。”

得罪人的事情交给安狐狸就好,本王才不干傻事。

结果很快出来了,班是三连的班,排是三连的排,连是三连的连。

整个三连,集体行动。今天的活,三连包了。

采购排带着物资赶到了。

巧的是,这个排也是三连的。得,不用休息了,卸了车,扛上工具挖坑吧!

草地,篝火,星空,可惜是和一帮老男人分享。

一点也不浪漫。

士兵们围着篝火,总结工具的用途,以及有工具和没工具,带来结果不同的差异。

最后,李代做系统性发言:

“每一个工具,都有它的使命,耕地的犁,你就不能用来捣蒜。同理,步兵你就不能当骑兵使,他不会骑马,骑兵你也不能当步兵使,因为那是浪费。就像用攻城弩射鸟,不会有人干这样的蠢事。”

李代停顿了一下,给士兵们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

讲话需要技巧。一通哔哩吧啦的乱讲,士兵们没时间弄明白,是怎么个意思呢,你倒讲完了,还不如不讲。

“所以,用最小的代价,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你们都是老兵了,你们都说说,这方面的经历?”

把话题交给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理解。

让李代尴尬的是,居然没人站起来。

为什么说相声,最少要两个人。

其中一个负责,在没人搭理李代的时候,可以搭理搭理!

安胡利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个时候,该他上场表现,表演了。

要不然,王爷不要太尴尬。

“末将想起讨灭刘黑挞一战,当时敌我双方人数相差,十倍不止。当时.....擒贼先擒王,所以,我们以最小的代价,灭了刘黑挞。”

有安胡利打头阵,士兵们忘掉顾忌,开始争抢发言。

夜幕下的骊山,神秘而幽远。

李代和狐狸躺在草地上,一起仰望星空。

“狐狸,明天开始正式训练,你要把每个环节都牢牢记住。”

“本王回京后,他们就交给你了。”

“一个月后,本王要看到不一样的他们。能办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