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盐说(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619 字 3个月前

李代反复琢磨,自己到底哪句话,引发了李世民的异常。

蚊香?花?土地支持?千亩种花?

李代明白了。

都是钱财惹的祸。

李世民想入股他的香水产业,因为李世民没钱了。

“父皇,那千亩土地也在骊山吗?”

“你希望在骊山,那就在骊山。”

实锤了。

既然如此,李代觉得应该可以再多要点。

“父皇,儿臣喜欢温泉,能不能把骊山南面,也赐与儿臣。”

骊山上的温泉,大都在北面。

南面少不说,水量还小。

可把整个骊山以南都给李代,李世民也不愿意。

“这样吧,朕赐你一眼温泉。你自己选,如何?”

李代先不忙着谢恩,他还是不愿李世民,参与他的香水产业。

香水产业是李代选定的长久产业,不希望任何人,影响他的计划。

李世民也不行。

他决定,拿别的东西,交换这次的赏赐。

那样,就能堵住李世民的嘴,让李世民无话可说。

“父皇如此宠爱儿臣,儿臣若不为父皇的千秋江山,做些贡献的话,岂不枉为人子。”

来了,肉戏来了。

李代的话,让李世民很高兴,同时期待李代的贡献,能大一点。

最好是九一,李世民九,李代一。

“父皇,长安城的盐价,一斤从四十文涨到一百二十文,只用了两个月。”

“儿臣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涨到二百文一斤,甚至更多。”

李代的话,让李世民没有心情计较其他。

食盐,是民生的重要部分。

盐价如此之高,闹不好会引发社会动荡,会严重威胁李世民的皇位。

李代的话刚说完,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与户部尚书刘政会,在显德殿外,要求觐见李世民。

盐价的问题,李世民正好也想找他们二人问问。

“让他们进来”。

长孙无忌与刘政会,一前一后,走进显德殿。

见李代在前面站着,赶忙上前见礼。

“微臣参见福王殿下。”

二人给李代见礼,是君臣之礼。

李代连忙回礼,回的是小辈之礼。

“长孙舅舅好,刘大人好。”

长孙无忌现在对李代称呼他舅舅,已经不那么反感了,反而暗自窃喜。

谁让李代特殊呢!

有兵,有权的皇子,仅此一家。

太子只是等级高一点罢了。

远没有李代的权利实惠。

尽管太子李承乾,才是他的亲外甥。

“两位爱卿,见朕何事?”

长孙无忌道:

“陛下,长安盐价上涨异常,恐有人在暗中操控。望陛下严查。”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经意地看了李代一眼。

转而对刘政会问道:“刘大人你又为何事见朕?”

“陛下,微臣也为盐价一事而来。”

都是为了盐价,那就一起谈谈吧。

“都坐吧,朕刚才正和福王谈论此事,你们说说,盐价为何涨的这般凶猛?”

福王殿下也关心盐价?

应该只是凑巧了吧!

长孙无忌和刘政会冲李代微微一笑,便一左一右,各自坐下。

“辅机,你说盐价有人操控,是何意?”

长孙无忌道:

“由于青盐产量低,仅凭朝廷供给,力有未逮。”

“为保民生,所以朝廷曾放出部分盐引,除收取些许费用外,也使得青盐能满足百姓所需。”

长孙无忌说的这些,李世民是知道的,朝廷不是做不出,足够量的青盐。

而是产盐的地方,很多都在世家手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放盐引给这些世家,百姓将无盐可用。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

“朝廷设在陇右道的盐场,本就时常被突厥和吐谷浑袭扰劫掠,产量就低。”

“这次突厥大举入侵,陇右盐场被尽数毁灭,如今尚未恢复。”

“而产自剑南道的井盐,据说因河水暴涨,山路难行,难以入京。”

“可山南道、淮南道,河南道的青盐,现在也到不了京城。”

“此事实是巧合太多,所以,愚臣以为,定有人在暗中操控。”

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