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世家的目的(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508 字 3个月前

李代至今还不能接受这种现实,说来说去还是李代的问题。

和尚还知道拜什么山,见什么佛,念什么经。

李代人在大唐,就得适应大唐的一切,包括大唐的社会制度。

否则自己就会水土不服,严重的会病入膏肓,走上歧路。

好在李代只是水土不服,还没到无药可医的地步。

李代在书房,沉沉睡去。

深夜,李世民仍在和长孙无忌,谈论政务。

大太监九儿凑到李世民跟前,轻声禀报:

“陛下,福王殿下刚才想要进宫,被侍卫们给拦住了。”

“他说没说,为何进宫?”

“回陛下,福王殿下没说。据侍卫们禀报,福王殿下到了没一会,齐王殿下就回了皇宫,二位殿下,好像有点矛盾。”

“齐王?李佑?他们能有什么矛盾?”

九儿的话,让李世民不以为然。

“朕知道了,你去安排些宵夜送来。”

九儿去通知御膳房准备宵夜,长孙无忌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

“此次长安盐荒,是由太原王氏主导,联合其他世家一同操控。”

“太原王氏嫡子王睿,前几日,已从利州来到长安,想必和朝廷摊牌的时候,就要到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

“辅机,有没有查到,他们这样做的的目的是什么?”

“盐铁朝廷都已准了民间经营,恐怕这次不是为钱。”

“不为钱?那是为什么?总不是闲得无聊,故意给朕添堵吧!”

长孙无忌捋了捋短须,缓缓言道:

“怕是因为春闱科考!”

长孙无忌一句话,就把李世民点醒了。

李世民登基之后,只发布了为数不多的政令,其中他最看中的就是春闱科考。

因为李世民登基仓促,人才储备不足。

有好多李世民没来得及清理,又不信任的人,仍把持在朝廷的各个位置上,替换不掉。

现在的李世民急需人才,可又不想过多使用世家的人。

所以李世民,不仅把两年一次的科考,改成一年。

还增加了秋试,相当于一年科考两次。

这项政令,对寒门士子来说是福音。

可对把持国家教育资源的世家,就等于抽筋剥骨。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永恒不落的大家族。

就是因为资源的垄断,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垄断。

让世家能自成体系,系统的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后备力量的充足,让世家得以在,改朝换代的风浪里,岿然不动。

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入朝为官的能人,无穷无尽。

李世民在寒门中选才,无疑动摇了世家的根本,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

世家为之与李世民斗法,实属情理之中。

“朕不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反而想看朕的笑话。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李世民很气愤,声音都不由得大了几分,

“世家既然如此忌惮科考,朕就大办特办,一年两次不够,就一年四次,看他们能把朕怎么办!”

长孙无忌知道这是李世民的气话。

一年四次,生员们什么事也不用干了,天天就准备应试得了。

“陛下,臣还打探出,这个王睿,是从剑南道利州出发到的长安。”

长孙无忌决定换个话题,否则李世民一激动,真把一年四次变成圣意,就可真成笑话了。

“辅机你想说什么?”李世民冷静的很快。

控制情绪,是一个帝王的必修课,李世民深谙其道。

长孙无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说道:

“王睿一到长安,就频频结交各方权贵,其中就有齐王殿下。”

又是李佑,这个不省心的东西,皇宫都关不住他吗?

李世民很烦,老李家就是事多,一个族兄,一个儿子,净给他没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