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牙刷毛毡(2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553 字 3个月前

也有不少人尝试制作过,全都转弯不灵活,跑快了还容易翻车。

都不知道,李代是如何弄的。

李世民很高兴,就差咧嘴大笑了。

“好!朕允你从工部借调三十人,若你赢了,这三十人,朕就赏你了。就以一月为限。退朝!”

李世民带着图纸,举着牙刷,开开心心的走了。

不用说,李代也知道,准是找皇后娘娘显摆去了。

李代也很开心,凑到段纶的身边,贱兮兮的说道:

“段大人,我们现在就去工部,怎么样?”

段纶没好气的说道:“微臣还有要事要忙。”

李代哦了一声,也不生气,邪魅一笑。

“段大人您忙,小王自去,也是可以的。嘿嘿嘿~~~”

最终段纶还是陪李代去了工部,因为段纶害怕李代,把他的老窝端了。

工部上次来的匆忙,好多地方,李代都没有细看。

今天时间充足,李代决定好好看看。

一是看看工部都有哪些门类,二呢,李代想看看匠人的水平。

李代现在急需的是,和钢铁打交道的人。

包括建炉,铸造,捣模,成型,打磨等人才。

另外木匠和烧瓷匠人,也是李代急需寻找的人。

木匠还好说,李代的要求不高,可以在外面招募。

烧瓷匠人比较麻烦。

因为大多数烧瓷匠人,都被世家以及各方权贵掌控住了,李代很难招募。

所以李代的目标很明确,铁匠和烧瓷匠。

段纶似乎察觉得到李代的心思,居然十分配合,推荐给李代几十位铁匠。

李代甚至在他们中间,发现好几位,技艺不错的匠人。

段纶不是不愿意送的吗?

是什么原因让段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李代不明白,段纶和匠人们,可都十分清楚。

古代的匠户和军户一样,实行子承父业世袭制。

不过,匠人的世袭,可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被捆绑的,动弹不得。

匠人们,每年都要在朝廷拥有的工坊,免费做工十天或三个月。

段纶推荐给李代的这批人,徭役的时限马上就要到了。

左右这些人要走,索性都交给李代,倒给工部省了不少事。

李代不明所以,心里很高兴。

又选了一位制模匠人,一位淬火匠人。

带着这帮人,赶往烧瓷坊和木匠营。

最后这俩人,段纶虽然心疼,但也没有阻拦。

制模匠人叫陶迁,四十多岁,是制模的好手,素以精细闻名。

淬火匠人叫张烈,五十岁上下,工部最好的唐刀,就出自此人之手。

李代能一眼挑中他们二人,段纶也佩服李代眼光毒辣。

烧瓷坊和木匠营,是匠人最多的两处工坊。

段纶很大方,让李代随便选。

段纶不是真的大方。

一是因为这两处的匠人数量多,让李代自己选,无伤大雅。

二是等李代后知后觉铁匠的事,也好让李代,不好意思找自己的麻烦。

段纶的算盘打的有多响,李代没心思听。

李世民只给了一个月的时间,李代现在连在哪,垒砌工坊围墙,都还没定呢,哪还顾得了那么多。

风风火火的李代,终于走了,一同离开的,还有四十多位匠人。

李代在冯嫒耳边低语了几句,带着人,直接往骊山进发。

行没多远,冯嫒带着王府府兵,就追了上来。

安胡利和梅月英,走到李代跟前,抱拳行礼道:“请王爷吩咐。”

李代对安胡利耳语片刻后,安胡利带着府兵,先行离开。

临走,还不忘给李代,留下两匹马。

李代坐在马背上,斜靠在月英怀里,还不忘调侃一声:

“难怪都管安胡利称作狐狸呢!心眼就是多!”

梅月英一手牵着缰绳,一手环抱李代,笑着说道:

“王爷和安将军,哪个更像狐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