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至善者至福(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465 字 3个月前

豳州至灵州,山路崎岖蜿蜒,相距千里。

这距离,在现代,飞机刚起飞,就得落地。

(陕西彬县到宁夏灵武,直线距离261公里)

开车,也不过六七个小时的车程。

可这距离放在唐代,却是难以想象的遥远。

一个月能走到,都算你腿快。

李代在车上,被颠的实在受不了了。

于是下了马车,大吼一声:

“小爷要骑马!”

不会骑不怕,学就是了。

初上马背,李代就感到十分不舒服。

两条腿咧着大腿根不说。

屁股还被咯的生疼。

坐在马背上。

不像是坐在了软乎乎的肉上。

倒像是坐在了一片钢板上。

硬到李代,怀疑马生。

“老马,再加几层垫子来。”

“王爷,垫子不可垫的太厚,否则容易掉马。”

“小爷慢慢走,不跑还不行吗?”

“王爷您忍忍,习惯就好了。”

哇咔咔,小爷疼的要死,你居然要小爷忍忍。

安的什么心啊!

实在受不了了,李代的大腿,由于长时间撇着不动,大腿根已经开始抽筋。

那滋味,抽过筋的人都知道,绝对的酸爽无比。

不得已,李代又返回到马车里,继续让马车炒黄豆。

傍晚,大军行至渭北塬龟蛇山。

李代下令大军就地驻扎。

龟蛇山,山岭无数,泾水曲折蜿蜒,流水纵横。

树木高大繁盛,密如阵列。

身入其中,仿若进入原始森林一般。

历来为陈兵之地。

李代身处一处小丘之上,凝视着涓涓南行的泾水问道:

“此地为何叫龟蛇山,有人知道吗?”

薛礼手擎长弓道:

“王爷,属下见这里山高林密,定会有许多野味。”

“属下这就去为王爷,打只猎物回来。”

裴天啸呵呵一笑。

“属下发现这里河流平缓,定有大鱼潜藏。”

“待属下去给王爷捕条大鱼回来。”

二位武将有力没处使,更愿意费些力气。

一个去抓有腿的,一个去捕没腿的。

李代无奈的摇头道:

“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地名都搞不清楚,忒笨了。”

“哦?听六弟的意思,你莫非知道?本王愿洗耳恭听?”

李代没说话,因为无话可说。

没意思!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身为皇子,身为兄长,你会不会聊天?

要是王蓉小娘子在就好了。

她一定知道。

一路上,王蓉几乎就没露过面。

不知道是因为李代,还是躲着其他人。

反正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现。

李恪见李代沉默不语,大步走到一处山石上。

双臂大张,迎着山风道:

“秦岭为障,关山不度。”

“泾水缭绕,水绕山环。”

“塬若龟身,山梁做颈。”

“前伸入川,阻水盘旋。”

“象形神似,浑然天成。”

“此为龟蛇山是也。”

“六弟,以为然否?”

李恪见无人喝彩,豁然回头。

才发现,身后早已空无一人。

而不远处,李代的身影,已没过腰线,渐行渐远。

唉!

山风好大啊!

李恪将袍服紧了紧,连忙向营地走去。

…………

夜色下的长安城,一片静谧。

袁天罡在书房里,却是噼噼啪啪,翻箱倒柜,寻个不停。

“找到了。”

摇晃的烛火,映照在黄褐色的纸上,让上面的字迹,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师叔,您真的认为,福王殿下是被邪气入体了?”

袁天罡伸手拂过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