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李世民的心思(2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401 字 3个月前

另外还可以将无心之人,筛选掉。

而有心之人,则尽数留在了王府。

居然也不用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这是他一个娃子,能想得出来的吗?

李世民的眉心微微皱起。

李代的心眼子要不要这么多啊?

他的心眼子,果真有这么多吗?

李世民甚至希望,李代只是无心之举。

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罢了。

否则,李代那就太可怕了。

好在朕已经下了旨意。

剥离了他在灵州的实权。

否则,这一场大战下来,他又要立功了。

到时候,朕恐怕都不好卸他的任。

更不好封赏他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微微一笑。

朕还是一如既往地的英明神武啊!

假借平叛罗艺的功劳,封给李代一个辅国大将军的虚职。

实在是明智之举啊!

益州?利州?李孝常?

哼!

朕的天下,朕要一手掌握!

谁都得听朕的话!

…………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

李承乾赈灾的成果显着。

百姓不仅没有死亡无数,还就地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一时之间,太子李承乾的声望,得到了空前高涨。

民间百姓更是送上万人书,表达对太子李承乾的爱戴。

太子少师李纲,对于李承乾的表现。

不仅非常满意,还得意的赞叹道:

“有如此储君,大唐之兴盛,指日可待矣。”

魏征和程咬金二人,也毫不吝啬的称赞李承乾,是未来之明君,仁义无双。

李承乾一时之间,居然有些忘乎所以,飘飘然了。

“太子殿下,如今洪水已经退却,是时候安排耕作之事了。”

魏征的话,并没有引起李承乾多大重视。

当即回道:

“郑国公你安排下去就好了,孤定在父皇面前为你请功。”

魏征并没有表现的有多高兴,而是沉着脸说道:

“太子殿下,百姓手中的种子,要么被水泡过,要么就被百姓充饥吃掉了,如今,百姓手中并无种子可用!”

魏征的话,登时便把李承乾,从美梦中惊醒过来。

“郑国公,你说什么?没有种子可用?为什么会这样?”

魏征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继续说道:

“必须赶紧从别的州县调拨种子。”

“否则时令一过,灾区的百姓,今年就无粮可收了。”

没有收成,这可是个大问题。

这里地处关中,临近长安。

届时,灾民还不一窝蜂的涌向长安啊!

想想都可怕。

“郑国公,哪个州县会有多余的种子可用啊?”

魏征也是紧皱着眉头,心思转个不停。

每年百姓留种,都不会保留太多。

够明年用的就行。

是以,口粮也许比较好找。

种子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得到的。

“太子殿下,如今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去士族家中寻找。”

“想必他们家大业大,种子应该会多备一些。”

“二是让其他州县,都分出一些种子来。”

“这样,虽然会减少一部分收成,但影响也不会太大。”

“总好过,这里来年颗粒无收。”

李承乾听了魏征的建议,一时之间也没个主意。

视线转移到自己的老师李纲身上。

“老师,这样做果真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