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排兵布阵(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356 字 3个月前

李佑厉声的斥责。

换来的却只是李代,微微的一笑。

“既然如此,小弟不说也就是了。”

“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又是一个假设而已。”

又是一个假设?

众将皆失神无语。

抬头凝望苍天,却只见乌云滚滚,无边无际。

福王殿下,上辈子一定是位鸿儒,要么就是一位大家。

要不,怎么解释那么多的假设,那么多的假如呢?

否则,解释不通啊!

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左一拐,又一弯,咋就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呢!

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能想出来。

这让我们这些手底下的人,可怎么活啊!

人逼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同样是一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我们咋就想不到呢?

人和人的差别有那么大吗?

李代沉默不语,苏烈可不干。

苏烈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气恼过。

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厌弃李佑。

现在可正打着仗呢!

对面的突厥人,可不会跟我大军闲扯淡。

更不会听你李佑搁这瞎扯淡。

奶奶的,不知轻重,不分轻重的白痴玩意。

不知道一切应以大局为重吗?

不知道现在应以军事为重吗?

人家福王殿下正搁着分析敌情呢!

你搁那哔哔个球啊!

显得你很圆,是个蛋是不是?

自己居然和这样的哈比玩意,有说有笑的走了一路。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也很恶心。

“福王殿下,末将想听听您的假设。”

苏烈的言语,还是一如既往地稳重。

可听在李恪的耳朵里。

却犹如一柄利剑,狠狠的扎进了他的心窝。

苏烈居然不再称呼李代为王爷。

竟然改称呼李代为殿下了?

而且竟然还自称末将,不再自称本帅了?

这,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李恪的心中,突然想起母亲杨淑妃,曾经说过李代的一句话。

‘巧言善辩,心思妙奇,敦厚善良,待人以诚。’

后面那两句话,也许会有很大的出处。

但前面这两句,李恪现在是绝对的认同。

可仅仅这样,就能让一方大员,甘愿自降身份,自称末将吗?

李恪记得,鄂国公尉迟敬德在跟李代说话的时候,也是一直在自称末将。

这是为什么呢?

到底李代的身上,有什么东西,是让这些大员们信服的呢?

李恪在一旁胡思乱想,都没听清李代又讲了些什么。

只记得李代最后说的那一句话。

“假如战局对突厥有利,不排除整个突厥,向灵州用兵的可能。”

苏烈对李代的这个判断,深以为然。

没有人会见到有利可图,还能无动于衷。

假如灵州真的陷入到危机之中。

届时,不仅突厥人会来,李靖怕是也得不得不回。

那么耗费无数的灭梁之战则休矣!

“王爷,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守住灵州?”

李代摇了摇头,

“守住不行,要打败打跑突厥人方可。”

“那他们要是往梁师都那边跑,我们怎么办?”

听完苏烈的担心,李代嘴角上翘,笑着说道:

“跑?哪那么容易。”

“灵州是他们突厥人想来就来,想跑就跑的?”

苏烈先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