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记性不好是硬伤(2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272 字 3个月前

欣慰的是李承乾才十岁多点,就能为他人着想,实属难得。

心疼的是,孩子还小,却已经背负起太多的责任,而失去了童年本该有的快乐。

整日里,背书读文,听经颂典。

听说,李承乾已经开始学习治国之道,为君之道。

这让她这位母亲,倍感骄傲。

“高明,此非大事。汝之父皇,英明神武,定会应允与你。”

“只是李少师年事已高,是否合该颐养天年了?”

八十多岁的李纲,在隋唐这个政治大舞台上,蹦跶的也是久了点。

不过八十多岁的文臣武将,可不止李纲一人。

前文提到过的裴矩和封德彝,也是活得无比滋润的两位老汉。

一把年纪,头发都没多少根了,还把李代给坑到边关来了。

真真是,再少壮的身子骨,也敌不过经年的手腕。

能文斗解决的事情,武斗便落了下乘。

长孙皇后的话,李承乾听的很清楚。

可李承乾现在还不想放李纲离开他。

不说李纲的见识有多高。

单就说李纲巨大的人脉,就不是李承乾愿意舍弃的。

李泰的身边有老臣王硅,武将于志宁辅佐。

李承乾的身边,虽说还有一个孔颖达在。

可孔颖达不仅是个犟老头。

作为孔家的嫡系传人,其地位几乎无人可以撼动。

孔颖达会不会一门心思的辅佐李承乾,绝对是个未知数。

别看现在和李承乾走的很近,那是因为李承乾太子的身份。

如若李承乾不是太子,孔颖达绝对会抬起他高傲的头颅。

能抬多高就多高,看都不看李承乾一眼。

这一点,从他对待其他皇子的行为上,便可看的清清楚楚。

皇子中,现在最出色的李代,孔颖达都没跟李代说过一句话。

李承乾担心,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放李纲离去。

他的力量,就会被削弱的太多。

朝中的形式,就不那么容易掌握了。

是以,在长孙皇后说完后,李承乾并没有直接应承下来。

而是依旧执着的,想要为李纲求一个宫中坐车的权利。

李承乾之所以会这样的执着。

一方面是因为李纲年纪大了,腿脚的确是不方便。

也的确需要让人抬着走路。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李代。

凭什么李代小小的年纪,就能拥有大唐唯一的殊荣。

他太子李承乾就不行?

既然他得不到,那他就要让他的老师得到。

这样的话,殊荣他也能占有半个不是?

不得不说,嫉妒最能迷惑人的眼睛。

事实的真相,只藏在眼眸深处。

李承乾的执着,并未引起长孙皇后的注意。

“既然皇儿想为你的老师求得恩赐,母后便为你说项说项。”

李承乾的目的达到了,起身告辞离去。

望着爱儿离去的背影,长孙皇后嘴角含笑。

儿子长大了,做人做事,知道动用心思,这是好事儿。

身为太子,本就该如此。

身为一国之储君,更加应该如此。

既然你担心你父皇不允,怕你父皇多想。

那母后就来帮帮你。

免得你们父子,为了这些许小事,心生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