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承乾出世(2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193 字 3个月前

“着,河间郡王李孝恭,兵部尚书李绩,领兵两万,即刻兵发云中(今大同)。”

“着……”

之后,张公瑾,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等一大批文臣武将,皆被李世民一一派了出去。

朝臣们被李世民的大手笔,惊的是目瞪口呆。

只是消灭一个梁师都而已,用得着如此大动干戈吗?

就这阵容,都能够和突厥人大干一场了。

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多多少少能够猜到一些,就是还不是十分确定而已。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还不是正面与突厥人硬扛的时候。

不过,陛下的想法,又岂是他们能够揣测到的。

当李世民当着众位朝臣的面,说出让太子李承乾,于朝堂上听讼一事儿之后,满朝文武更是哗然一片。

听讼虽说不是议事儿,只是在朝堂上听朝臣们汇报,但是其中的意义,那就太需要人琢磨了。

最直观的答案,便是李世民,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李承乾,为今后那个嗯哈,再做准备了。

这可是大事儿。

当然只是对于朝臣们来说,是件大事儿,对于百姓来说,这种事儿,还不如丢了一只狗重要。

长孙无忌当然更明白听讼的含义。

因为按照经验,太子听讼之后,就会很快被赐予监国的权利。

而这个权利,才是最终的目的,是重中之重。

国家机器,一经发动,便是车滚滚,云沉沉。

长安城顿时更加的喧闹起来。

不过这种喧闹,与李代无关,与梅月英她们无关,也与高慧真无关。

因为此时此刻的他们,都奔跑在荒凉的路上,虽然目的不同,但是行为一样。

高慧真单人单骑,历经艰难的跋涉,终于在午时之前,来到了灵州城。

入目之处,处处狼藉。

战场上的硝烟虽已退去,但是那浓烈的味道,依旧在风里飘荡。

高慧真哪也没去,直奔灵州府衙。

当她报下名号,所有人,居然全是一副懵懂的模样。

高慧真在府衙外,当即声呼喊道:

“福王贴身侍卫,高慧真求见灵州大都督,福王殿下!”

此时的高慧真,还不知道李代灵州大都督的头衔,早已被薛万彻所取代,所以才有此一说。

灵州府衙,此时忙忙碌碌,说真话,真的无人愿意搭理高慧真。

但是,当高慧真高喊灵州大都督之后,所有人,都对她投来艳羡的眼光。

世人皆如此,不过是祈祷他的梦,会有人问津而已。

却从来没有想过凭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爱需要表现,但是却希望有伯乐在乎他的卑微。

狗屎!

一个人,要是连自己都爱怜自己的话,就请你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