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硅谷有着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和爆发力。
根本没什么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
哪怕是巨头公司,也可能被一家创业公司给干翻,创新就代表着一切,只要有创新,就能成功。这种气氛,让硅谷生机勃勃,迅速的完成了人类向硅基时代的转型。
不过到了九十年代就不行了,创新的浪潮开始下滑。罪魁祸首就是微软,自己变成大公司之后,就开始玩起了抄袭和兼并购的手段,严厉的打击了中小公司的竞争力。
如果这两招还不行,还可以依靠自身的垄断地位搞“干扰”,比如ie浏览器没搞过网景浏览器,直接让windows系统去给网景浏览器报错。一家本来可以跟微软对抗的公司,被一夜之间打垮了。
从那以后,硅谷就进入了巨头时代。
创业公司和中小企业,再想跟巨头对抗,就千难万难了。就导致创新驱动越来越低,很多评论家都认为硅谷已死。
不过,硅谷死不死的,跟周不器有什么关系?
甚至库里安也是个外来户。
他也不在乎。
周不器接着问:“硅谷这边还有一种批评,说是创新已死,到处都是抄袭。”
库里安道:“我认为这是好事。”
“好事?”
周不器眼睛一瞟。
库里安笑道:“抄袭在硅谷很普遍,可很多大公司在抄袭的时候,都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在一边抄袭的同时一边在维护自己的脸面,力图证明他们没有抄袭。这可能会有一部分内心的自我约束,还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外部的监督和批评。这些外部的压力,让很多人在抄袭的时候都会放不开。”
周不器当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你能放得开?”
库里安平淡的说:“我认为,一家公司只要能守住法律的底线,就是最好的公司。”
“对!”
周不器就越发心安了。
这就是选印度裔当CEO的好处了。
没压力,没负担;脸皮厚,能承压。他们都是印度社会的低种姓,都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闯出来的,什么样的艰辛苦难没见过?区区一点外部的压力,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很多美国白人就不一样了。
从小就生活优渥。
还接受了一整套的美式价值观影响。
以至于他们在抄袭的时候,都有点放不开。想抄又不敢照抄,既要抄袭,又要努力让自己脸上的金片别掉下来。既想要里子,又想要面子,想给外界一种“我是原创不是抄袭”的印象。
这种抄袭又当又立、束手束脚,还想打败原版就难多了。
相比之下,国内互联网的抄袭就明目张胆的多了,根本不会客气,上来就是一模一样的像素级抄袭。不就是挨骂嘛,挨骂还能少块肉?干死了竞争对手,自己一家独大才是赢家。
很显然,库里安不是美式风格。
又或者说他看明白了周大老板的倾向,知道紫微星国际的未来应该走在怎样的一种发展路线上。
库里安笑着说:“抄袭不丢人,失败才丢人。新发布的iPhone6,不也是抄袭了爱斯达的Aster系列,使用了大屏吗?我记得前几年乔布斯在世的时候,口口声声说不能做大屏手机,那是一种审美的缺陷。可市场不会给你艺术的坚持,妥协才是更高级的艺术。”
周不器生怕他走的太过,就说道:“现在的硅谷,到处都是整合式的抄袭,整合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还是要做好抄袭和兼并购的平衡,收购也花不了多少钱,如果有选择的话,兼并购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费用不高,多花几个钱也比被外界批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