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果然,不求人是对的(2 / 2)

“哦?”曹志强扭头看了一眼徐庆冬,然后继续盯着前方道,“你找的哪个厂?”

“青年电影厂知道不?”徐庆冬问。

“青年电影厂?”曹志强笑了笑,“你不会是说,北电学院那个附属的青年电影厂吧?”

“对,就是那个!”徐庆冬笑了笑道,“我把剧本拿去给北电青年电影厂的相关负责人看了,人家说这剧本不错,没什么问题,如果是我们自筹资金跟设备的话,可以挂靠他们单位拍摄,拍摄完了也可以用他们的名义申请上映,不过……”

“不过什么?”曹志强问。

徐庆冬道:“不过,他们要求电影演员应该尽量使用他们北电的学生或者老师,再就是剧本方面,他们觉得太单薄,冲突太少,要求厚重一点,尤其是加一点历史跟现实。”

曹志强皱了皱眉:“前面那个要求北电师生参演还好说,那个剧本太单薄,具体指啥?”

徐庆冬道:“就是人家说吧,这个剧本的题材是不错,师生恋的冲突很有搞头,很有冲击性,但是最后那个开放性的结局不太好,最好是有情人终成卷属的大团圆结局。”

“啊?”曹志强皱眉道,“那人真这么说?”

“真这么说的。”徐庆冬点点头。

曹志强一撇嘴:“这不扯澹吗?这个故事的精华部分就在于求而不得,就在于欲望与克制的平衡,就在于现实的束缚与情感的冲突,就在于那种梦幻中的合理性。

说的更确切点,两个人爱过,却不能在一起,其实是最合理,也最感人的部分。

如果俩人真的有情人终成卷属,那才是不合理。

我问你,男主角才十六岁,他能跟一个二十六岁的女老师结婚么?

而且结局部分,女老师要辞职离开那个学校,去别的城市生活。

男主角能抛弃弟弟妹妹,跟比自己大十岁的女老师一起私奔吗?”

“显然不行。”徐庆冬摇摇头。

“这不就是了?”曹志强耸了耸肩,然后叹了口气。

“我这个故事,别看过程怎么优美,怎么治愈,怎么双向奔赴,但归根到底,这是一个禁忌之恋。

既然是禁忌,那就要尊重禁忌,不要动不动就想打破禁忌。

或者说,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禁忌,但不等于禁忌就一定是错的,一定要去打破。

别的不提,就说这个师生恋。

电影里,我们可以拿这个当噱头,刺激大家的荷尔蒙。

可现实中,我们身边如果有师生恋,你会怎么看?

或者说,假如你有孩子,你孩子的老师跟一个学生谈恋爱,你能放心让这个老师继续教育你孩子么?”

“不能!”徐庆冬摇摇头,“我或许不反对别人师生恋,但如果这个师生恋的其中之一,是我孩子的老师,那,那我肯定觉得不得劲儿。”

“没错!”曹志强继续一边开车一边道,“老徐,你是成年人,你经历的事情更多,那你应该明白,这个故事虽然很美好,但美好的下面,其实是残酷的现实。

电影里的女老师,已经二十六岁了,是个成年人,思想更成熟。

而她这个年龄,正好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在这个社会,如果她这个年龄再不结婚,等年龄一大,就不好找对象了,而且就生理上来讲,对生育也会有影响。

可以说,按照目前普通大众的理解,如果冷静下来,就会希望电影中的那个女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工作,然后找个靠谱的男人结婚,组成一个正常的家庭,而不是跟学生谈恋爱。

而电影里的男主角呢,只有十六岁,还是个未成年,对一切都是懵懂。

尤其是爱情,这个年龄的孩子懂什么是爱情?他们更多是被荷尔蒙支配的欲望罢了。

当然了,这里的男主角,不光是荷尔蒙,也因为家庭环境的缘故,有一种渴望被治愈,渴望被理解,能够有个人,可以互相依偎,互相取暖的意思。

但不管怎么样,现实的困境摆在那。

男主角如果想结婚,按照我国的婚姻法,他起码要等到二十二岁才行。

这中间,他要等至少六年!

六年以后,女主角就三十二岁了。

这六年期间,女主角如果只为了等他,会遭受多少责难跟麻烦,男主角会知道么?能理解吗?

而且六年后,谁敢肯定彼此不变心?”

“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徐庆冬道,“如果是真爱,六年时间而已,一晃而过。人家杨过跟小龙女,相隔十六年都没问题,更别说六年了。”

“杨过跟小龙女?”曹志强一愣,扭头看了看徐庆冬,“呵,你还看过金庸的神凋侠侣?”

“嘿嘿。”徐庆冬笑了笑,“别看不起人,金庸先生的小说,我几乎都看过了,神凋侠侣更是看过最少二十遍。”

曹志强一愣,然后就点点头。

也是,先不提徐庆冬的背景,就说徐庆冬的导演身份,想弄点金庸小说,那也不是难事儿。

毕竟金庸小说虽然还不像后来那样大肆流行,但其实一些盗版的版本,尤其是繁体字版,早就在国内小圈子内流行了。

徐庆冬好歹也算文化圈的,能看到金庸的武侠小说,再正常不过。

金庸的小说在现在不算禁书,连首长都喜欢看,更别说徐庆冬了。

“没错,他们的爱情或许可以情比金坚,坚定不移。”曹志强点点头道。

“但你不觉得非得强行搞个六年后在一起的圆满大结局,有些画蛇添足吗?

电影不是电视剧,不需要什么内容都加进去,需要的是精华部分。

而且这种以女老师离开的场景做结尾,这种开放性的结局,你不觉得更好么?

到时候,如果是乐观主义者,希望他们在一起,就脑补一下他们六年后再相见。

如果是悲观主义者,就认为他们从此天各一方,六年后无法在一起。

这样大家都满意,不好么?”

“就是这种不痛快的感觉不好啊。”徐庆冬道,“人家说了,还是要有个好的结局比较好,而且最好丰富一下背景。

比如说,现如今不是中日友好吗?

人家说了,最好给这个老师呢,增加一个中日混血的背景。

比如这个老师的爷爷可以是我国的八路军战士,奶奶是留在中国的日本护士,然后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后来就算曾经遭受过磨难,也始终对我国友好,坚信国家坚信党,也一直坚信中日友好。

与此同时,也表现一些我们老百姓对中日混血儿的友好,这样显得我们更加大气,更符合中日友好的主旋律。”

听到这里,曹志强一阵无语,要不是还在开车,他就要扶额骂娘了。

一个简单的爱情片而已,怎么什么都要主旋律?要不要这样啊?

果然,不求人是对的。

还是有一个自己的电影厂,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