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 可靠是第一位的(2 / 2)

但是大乙烯这些产业比较复杂,投资也特别巨大,不是暂时能做的。

这必须曹志强拥有一定的实力,尤其是让朱霖这个移动刷钱人,在香江站稳一定的脚跟,然后才可以实施。

总之,按照曹志强的构想,他这次回国后,首先就要先把自己的汽车产业建立起来。

毕竟之前从系统那里弄到的汽车相关的生产线跟零部件,都还躺在系统空间占地方呢。

曹志强必须早点把这些东西弄出来,免得以后再有好东西,空间的体积不够用了。

原本,曹志强是想在海口建立汽车工厂的。

原因嘛,自然是那边天气好,天高皇帝远。

可后来问的多了,才知道在海南搞汽车产业,其实不方便。

首先是海南是个岛,跟大陆没有直接的陆地连接,交通只能靠海运跟空运,这在运输方面就少了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就是海南缺水缺电!

没错,此时的海南,不是后来的海南。

哪怕是最富裕的海口,此时依旧是个缺水缺电严重的城市。

尤其是缺水这一点,此时尤其严重。

相比而言,深圳的条件就好太多了。

深圳不光靠海,而且河流众多,此时压根就没有缺水问题。

虽然此时的深圳也有些缺电,但只要不缺资源不缺水,搞几个水电站或者火电站,那都不成问题的。

而且深圳的人口也远超海南,人口就是最强的生产资料!

只要资金跟设备到位,再加上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在鹏城建设自己的开发权,那就是水到渠成!

然而,曹志强只有规划跟设想,具体怎么实现,尤其是工业园区到底怎么建设,他是一窍不通。

曹志强能提供的,只是资金设备跟技术,但如何把这些东西整合到一起,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也不是想想就能搞的。

这必须有专业人士做规划,还得有专业人士负责具体运营。

运营方面倒是无所谓,可以在香江这边请管理人员,进行所谓的新管理。

毕竟曹志强这次要搞的工业园区,铁定是合资性质,既然是合资,那引入外部的管理体制,就是应有之义。

倒不是曹志强特别版看重西方的管理体系,而是相比而言,此时的西方管理制度,确实比国内先进。

先不说制度问题,就说人吧。

你要是找国内的人去管理,那些工人十个有八个会不鸟你。

就跟现在的国企职工,压根不鸟厂长一样。

但你要是找个外人,比如外国人或者香江人,那下面的人就不一样了。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很多人的共识。

虽然也有人反对这样,但效果其实非常好。

最起码,那些得罪人的事儿,就可以让香江来的管理人员去做。

不过,香江那边可以找管理人员,可设计规划方面,不能找他们。

倒不是香江那边没有好的设计师,而是曹志强要搞的是工业园区,完全可以找国内的设计师代劳。

国内的设计师在建设工业区方面并不差,缺乏的机会而已。

当然,这不是说,国内的设计师就比国外的好。

而是国内设计师,相对更可靠。

如果连工业区的设计规划也交给外人,那曹志强这边的很多秘密就保不住了。

相反,如果交给国内那批设计院的人做,最起码能保证守口如瓶。

毕竟他们的一家老小都在京城,而且经历过那么多事件,不会守口如瓶的,估计早就被淘汰了。

曹志强以后要搞的工业区,必然有很多秘密,比如秘密仓库,秘密地下车间等等。

所以说,曹志强要搞的东西,肯定要交给可靠的人,而不是能干的人。

对于一个有大量秘密的人来讲,可靠是第一位的。

一个不够可靠的人,再能干也没用。

总之,曹志强的未来规划十分庞大,靠他一个人,绝对搞不起来,还需要回国之后,找人好好商量一下才是。

不过呢,曹志强想过了,他只需要出规划跟资金,再就是前期跟着参谋参谋,出点自己的意见,做到统筹全局。

至于具体的实施,估计就跟他没啥关系了,放手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就好。

这期间,他可以一边在国内监督工程进展,一边继续写歌写书拍电影,做好自己擅长的。

果然,仔细一想,他最擅长的其实不是搞企业,而是搞娱乐。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国内产业园的事情敲定,然后再专心搞娱乐好了。

日本那边太危险,少去为妙。

香江这里却大有可为。

现在可是八十年代,正是港台娱乐圈最繁荣的时期。

此时他去香江插一脚,绝对能名利双收。

尤其是那些前世自己老爸特别喜欢的港台女明星,这次怎么也得见识见识!

就在曹志强站在窗后,一边看着维多利亚湾的无敌海景,一边美滋滋的畅想未来的时候,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

曹志强一愣,收起澎湃的心情,走过去接了电话之后,这才发现是前台打来的。

前台说,有个叫娄晓娥的女人找他,问曹志强是否认识,是否同意让她上来。

一听是娄晓娥,曹志强果断说认识,并且让对方直接找自己。

之后,还穿着睡袍的曹志强,连忙换了一身休闲服,又提前准备好茶水点心,坐等娄晓娥的到来。

曹志强刚把茶水泡好,敲门声就响起。

这铁定是娄晓娥来了。

果然,等曹志强小跑着过去一开门,门外站着的人,正是一身珠光宝气的娄晓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