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叛逆的八旗子弟(2 / 2)

西川欲晓1909 仁义袍哥 1248 字 2个月前

他们都在吐槽自己的儿子,仁义社把他们儿子的心拉走了,根本没人愿意继承自己的家业。

赵逊早就了解到,仁义社的这一套宣传理论,还有现在一连串的胜利,早就让原来观望的读书人放弃观望,拼命加入仁义社。

最早加入仁义社的那一批读书人人,经过培养和锻炼,早就成了仁义社的中流砥柱。

曾是峨眉小学堂校长的周怀明,曾是个秀才,现在成了成都府知府,也进入了中枢。

郭向荣这种中学未毕业的,仅二十岁就主管全区的宣传。

还有原随名山知县投降的师爷潘景琦由于政绩突出,已出任叙府知府。与他原来扶持的主公安润宸官职齐平。

甚至有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胥吏、仆人,只要你有本事,都被委以重任。

有了上升通道,更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样也影响了广大的青年。

现在,域外的读书人都在往西川跑,还别说那些本地的读书人。

短短几年,西川识字率是大大提高。

红宜、萧红、吴梦婷、红云、柳华秀、田秀英等一大批女人纷纷身居要职,更是做出了榜样,让广大妇女看到了前途,一大批富家女子也纷纷走出家,投身仁义社的洪流之中。

仁义社是不拘一格用人材。

在仁义社的吸引下,那些满怀热烈的儿女们纷纷投入人义社,使那些富户们的继承人出现断层。

赵逊总算是从对仁义社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终于到了开席时间,大家纷纷落座。

就是坐在席上,大家的讨论一直没终止。

席上有人向赵逊建议,让赵逊把家安在西川。

“赵老,你是没看到在《三江高报上》国际时事上的分析,现在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就这两、三年就要发生列强之间的战争,那时你在青岛一样不安全。"

"还是这里好,你弟弟的安眷就在这里,你来这里对他们还是有些帮助,他们孤儿寡母的我们外人也不好插手。

“是啊,赵老,就凭这里没有一家烟馆你就应该来西川定局。还别说这里安全”

"其它地方遍地烟馆,一不小心家里就染上了鸦片,那时叫天天不灵,还别说这里教育、医疗设施、治安都很好,所以还是把家迁这里好。"

许多人都这样劝,也让赵逊有了想法。

“谢谢大家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