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出门早,就绕过了老君山,去了稍远一些的明珠山了。
一路上这些媳妇儿们聊着中秋。
陈瑜默不作声的走在人群前面,听她们讨论要去摘桂花酿酒,拜月的贡品啥的,听到最后也没听到月饼两个字。
不一样啊,陈瑜抬头望着巍巍明珠山,心里想着的是月饼,在自己的印象里中秋节的代名词就是月饼,至于团圆二字都成了期望,都在忙,能在中秋团圆的人还是少数的,至于登高望远,赏月赋诗,那都是古代人的乐趣。
这些人采药,陈瑜照旧找了个舒坦的地方坐下来,除非是福娘都拿不准的药材才来问陈瑜。
陈瑜也没闲着,置换空间里的荒地还要继续整理,抽空去竹屋里查看古代中秋的过法,也去查看了只做月饼的流程。
明珠山离家远一些,下半晌这些人就回来了,进了门陈瑜就给结算了药材钱,苏福娘制备草药,陈瑜就去找苏芸娘了。
家里都在忙,郑月娥妯娌几个都在飞针走线呢。
到了灶房,就看到了整整一大篮子的桂花,不用说芸娘是想要酿桂花酒了。
“娘,你咋不歇一会儿?”苏芸娘端着一碗水过来,让陈瑜坐在小板凳上。
陈瑜喝了口水:“娘教给你做一种吃食。”
苏芸娘笑了:“那也不着急啊,别累坏了娘。”
“能让你先去试试赚钱,再者你嫂子她们的衣裙也差不多了,得去青牛县打个样儿了。”陈瑜起身去洗手,回头说:“这种吃食只能中秋节才最应景儿,能不着急?”
苏芸娘听陈瑜这么说,拿了毛巾过来站在陈瑜身边:“都需要啥,娘说就行,我做。”
陈瑜擦着手,缓缓地说:“别的都好说,需要馅料多一些,前段时间你做的山莓果酱刚好能派上用场了,我和你说做法,你明儿去准备材料,待会儿你二哥回来再给你做一些个模具,下午咱们娘俩就在厨房旁边搭一个烤炉。”
苏芸娘哪里听说什么烤炉啊,不过娘说的就对,做就是了。
娘俩在后院忙活着的时候,苏二郎带着五郎和六郎回来了,哥仨是满面喜色,进门就找陈瑜,看到陈瑜和苏芸娘在后院和泥脱坯,苏五郎赶紧过去拉住了陈瑜:“娘,这活儿我们干,你说咋做就行。”
苏六郎搬来了椅子放在旁边:“娘,你快坐下歇一歇。”
陈瑜终于明白为啥古代人会说多子多孙多福寿了,这不就是嘛!
洗了手刚坐下,苏芸娘就把山莓果酱水端过来了。
“娘,我们今天出去转悠了一圈,三十两银子买了四处老房子,明儿就雇人去扒房子取料。”苏二郎说。
陈瑜点头:“好,别让庄子上的人说咱们家抠搜的,该多少工钱不差事儿,免得搭人情。”
“嗯,儿子懂。”苏二郎是个极其孝顺的人,但为人处世可一点儿不傻,反而精明的很,懂得陈瑜这么说的意思,家里日子蒸蒸日上,用不了多久很多人就得巴结上来,少搭人情免得到时候不好说话。
陈瑜看了眼苏二郎:“你给我做一些模具。”
“现在就做?”苏二郎问。
陈瑜点头,仔仔细细的说了模具的样儿,娘俩交流毫无障碍,陈瑜说的仔细,苏二郎木匠手艺极好。
等苏二郎去做木工活的时候,陈瑜教给五郎和六郎如何做锅盖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