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人心中本就有一个圣人,人人心中皆有佛性,所以我们普通人做事,偶尔也有没有私欲的时候,就能符合圣人之道,所以偶尔也能做到天人合一。
但无法时刻做到,总感觉自己与万物有你我的分别,因为有一个我执的私欲存在,而圣人则是无私无我的,所以圣人是万物一体。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身上有成功的基因。就是因为这类人天生根器就比较好,他们心中的私欲很少,所以他们经常做到“天人合一”,所做之事皆符合道。
我们东方哲学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到最后没有主体和客体,也就是《庄子·齐物论》里说的“万物为一”,没有彼和此。
庄子在《大宗师》里还说:“真人论,忘怀于物,随物应变,天人合一。”
庄子所说的真人天人合一,并非是我们所理解的像武侠剧中的天人合一那么神,而是让自己的心与天地相融,让自己的心顺应天地之道,自然胸襟广阔而不浮华,容颜和悦,接近于自然,乐于归依,气度宽广,没有限制,一切顺应万物。
我即一切,一切即我,不过这是开悟的状态,常人感受不到。所以,当我们有对立分别的主客之别时,就有了人我之别,就不可能做到“天人合一”了,而是二、三甚至更多。
所以佛家观心到最后是“能所双亡”才能开悟。“能”是主体的我,“所”是客体、是人。也就是消除这种对立分别的人我之别,然后才能与万物浑然一体。
“能”是我能观察,“所”是我所观察的对象,也就是“我执”和“我所执”,但都有一个执着心,当执着心消除,就是“能所双亡”,就是“无为”,亦是无我,就是真正的悟道了。
张其金点了点,说道:“那你能跟我说一下天与人的关系吗?”
中国本土的道教,是一个重道贵生的宗教。道教历来重视养生延寿、修道成仙,追求不拘于俗、长生不老,其修炼宗旨是“法天贵真,静观天道”,并将自己的身体与自然融为一体。
道家认为,人是宇宙自然之子,人的生命与宇宙自然为同一条母根,这一母根自始至终都在人体内保持着连带和遗传性,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宏观和微观,都体现着周期性及自然回合。人是宇宙创造的,宇宙间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运动着的开放系统,都与大自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畅通。
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沟通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的无限整体,每一个生命都存在于一个与自然无限交感的同一体中。庄子在《南华经》中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东方的先哲仿佛早在两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间所有的前因后果,主张“天人合一”。
他们不把自然界视为人类去战胜的对象,而是把人也看成是组成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他们想,人类不光要征服自然,而更重要的是将自己融于自然,归于自然。《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刚才说了,《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而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还得从天人合一说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紫妍看了张其金一眼继续说道:“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它不是只从‘天’一方面来说的,也不是只从‘人’一方面来说的,而是从天、人两方面来说的,只有从人与自然两方面着眼,才可以将这二者的关系说清楚。”
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张。经过长期交流交锋,天人合一逐渐成为主流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人与宇宙的互动与和谐。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把对亲人的爱推及邻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万物万类。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与天地精神往来”。《周易》中的“道”,综合天道、地道、人道,其中“天地”是万物之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来,“生生”是“天地”内在的创生力量。天道、地道、人道既是一个不断创生的系统,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这就从自然规律的角度阐释了天人合一如何可能的问题。此后,宋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倡导要爱人类,也要爱自然万物。
程颢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的仁心仁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要把爱给予他人和万物,使爱具有遍布于人与万物的普遍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一体之仁”说,把人所具有的仁爱之心由“爱人”扩展到“爱物”,从而把人与天地万物有机结合起来。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从万物相互联系出发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观点,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草木、鸟兽、山水、沙石同在。按照这样的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人类的生存与宇宙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
当然,讲天人合一,并非把天与人直接等同起来。很多思想家认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区别的统一。例如,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即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他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认识到天与人的职守不同;强调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见,中国古人在讲天人合一时,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合、先分后合。
“你这样说,我就有点明白了,《周易》一开始不就是用干、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对而言,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个天空,以及人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空间,地球以上的大气层等,如日、月、星、辰,如风、雷、雨、露等等。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又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承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天地整个自然界。而地,则是指人类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可以离开大地的,天空中的飞鸟也不例外。所以天就是生命之源,地则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我这样理解对吗?”张其金对林紫妍说。
“你这样理解没错,但是你要知道,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用《周易》的话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佐’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这样也就达成了人的生命目的。”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互相感应的整体,可以这样理解吗?”张其金问道。
“《周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的完整的宇宙世界。他充分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因而也造就了后来的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来考虑问题。”林紫妍回答道。
“我明白了!”张其金接着他对林紫妍说,“我就问一下这个问题,我和你现在还在教学楼下,我就不多问了,要是被其他同学看到,他们又得把我们当茶余饭后交谈的笑话了。”
“你看,我也是紧张得不得了。哪我先走了。”林紫妍说完,挥了挥手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