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虞夏商周(上古五朝录) 第099章 昭宣中兴,文治武功(1 / 2)

大明仙赋 一道启玄 2248 字 1个月前

——书接上回——

杜延年知刘病已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其为帝。

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为阳武侯,随即群臣奉上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是为汉宣帝。

刘病已改名刘询,大赦天下。

本始元年,大将军霍光向汉宣帝叩请还政于君,汉宣帝谦让再三,仍委霍光以大任,并对群臣论功行赏。

五月,凤凰聚集于胶东郡、千乘郡,赦天下。

六月,为其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议谥号,设置墓地园邑。

百姓们在这突如其来的迁徙中,虽有不舍与迷茫,却也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纷纷踏上前往平陵的征途,沿途尘土飞扬,却也掩不住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

同年六月,酷暑难耐,天地间仿佛被烈日点燃,而刘询却于此时下令,为一代雄主汉武帝立庙,以彰其文治武功,永垂青史。

庙宇巍峨,金碧辉煌,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对先皇的敬仰与怀念,祭礼之日,钟鼓齐鸣,万人空巷,空气中弥漫着庄重与肃穆。

与此同时,边疆烽火再燃,匈奴势力如同草原上的野火,虽经数次重击,仍顽强复苏,威胁着大汉的安宁。

刘询果断决策,发兵数万,与乌孙结盟,誓要彻底根除这一边患。

大军出征之日,战旗猎猎,铁马金戈,将士们誓师出征,誓言响彻云霄,誓要以热血捍卫疆土,护佑万民。

战斗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展开,双方你来我往,战况胶着,数月间,草原上尸横遍野,血染黄沙。

每一场战斗都是对意志与勇气的极限考验,战士们的怒吼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而又激烈的画面。

然而,就在这紧张激烈的战事之中,京城却传来了惊天噩耗~皇后许平君突然病逝,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朝廷乃至全国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刘询闻讯,心如刀绞,却也只能强忍悲痛,继续指挥战事。他深知,此时撤军,不仅前功尽弃,更会让匈奴趁机反扑,百姓再遭涂炭。

终于,在来年的五月,战局出现了转机。

校尉常惠,智勇双全,他利用乌孙军队的地理优势,设计了一场精妙绝伦的伏击战。那一日,天空阴沉,乌云压顶,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决战蓄势。

随着常惠的一声令下,乌孙骑兵如潮水般涌出,与匈奴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战场上,刀光剑影,箭矢如雨,双方伤亡惨重,但乌孙军队凭借着常惠的智谋与将士们的英勇,逐渐占据了上风。

最终,在一片混乱与哀嚎之中,匈奴首领被斩于马下,余部四散而逃,这场持续数月的大战,终于以大汉与乌孙的完胜告终。

胜利的消息传回京城,举国欢腾。

本始四年,秋风萧瑟,长安城内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刘询,这位年轻的帝王,以铁腕之姿颁布了一道震惊朝野的诏令。他毅然决定削减宫廷中奢华无度的馔膳开支,那些曾经忙碌于屠宰与乐舞之间的工匠们,一夜之间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他们被编入农籍,手执锄犁,踏入了广袤的田野之中,与百姓同耕共作。

这一举措,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朝野上下无不议论纷纷,却也暗自钦佩刘询的决断与魄力。

与此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征集行动悄然展开。官员们被紧急召集,他们的案头堆满了账簿与文书,每一笔捐助的谷物数字都需精确无误地上报至长安仓,那里将成为救济贫民的希望之地。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息,每一声算盘珠的跳动,都似乎在诉说着国家对于民生的深切关怀。

然而,就在这股改革之风席卷朝野之际,另一桩大事悄然降临。

两年之后,春日里本该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传来了霍光病逝的噩耗。

这位权倾一时的辅政大臣,其离世如同天塌地陷,让整个帝国都为之震动。

刘询与上官太后,两位尊贵之躯,不顾身份,亲赴霍府,泪水与哀思交织,为这位忠诚的辅臣送上了最后一程。

霍光的葬礼,规格空前,温明之礼,尽显皇恩浩荡。棺椁缓缓行进,沿途百姓无不驻足,或悲泣,或敬仰,霍光的功德被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随着霍光的离世,刘询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亲政时刻。

但他并未急于独揽大权,而是以一种更为深沉的智慧,委任霍光的侄孙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总揽朝政。

这一举动,既是对霍光功德的缅怀,也是对朝局稳定的深思熟虑。

同时,刘询下令群臣需定期向他报告工作,确保自己能够迅速掌握国家的每一个细微动向,真正做到了耳聪目明,运筹帷幄之中。

接下来,刘询的统治如同一张精密编织的网,五日一次的朝会,成了朝堂上下风云际会的舞台。

晨光初破,紫禁城内已是一片肃穆,百官列队,步伐中带着几分庄重与紧迫。刘询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逐一审视着从丞相到各署官员,他们的神情各异,有的忐忑不安,有的胸有成竹,皆因今日需将各自署内的事务、难题及解决之道,一一呈于圣前,接受那近乎苛刻的考验。

刘询则以他独有的敏锐与深邃,逐一剖析,时而点头赞许,时而眉头紧锁,每一次反馈都让朝堂上的气氛为之一变。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听政,更是一场智慧与策略的较量,朝廷机构在这频繁的互动中逐渐完善,人员配置也愈发合理,每一个岗位都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共同推动着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

与此同时,朝堂之外,百姓安居乐业,上下一心,共同编织着太平盛世的图景。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皆是对刘询治国有方的赞誉,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这份同心同德,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抵御着一切外来侵扰与内部腐败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