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四皇子殿下。”他们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忐忑与敬畏。
朱棣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们免礼:“诸位不必多礼,请坐。”
待众人落座后,朱棣缓缓开口:“本皇子深知诸位在锦衣卫中身居要职,平日里为国效力,甚是辛苦。今日召见诸位,是有一事相商。”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不知朱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棣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明来意:“本皇子有意加强朝中的情报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国效力。诸位作为锦衣卫的中坚力量,自然责无旁贷。本皇子希望,诸位能齐心协力,共同为朝廷分忧解难。”
众人闻言,心中暗自揣测朱棣的真实意图,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表态愿意效忠。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好,既然诸位都愿意为本皇子效力,那本皇子也不会亏待诸位。从今往后,诸位在锦衣卫中的一切行动,皆需向本皇子汇报。同时,本皇子也会确保诸位的利益不受损害。”
众人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面对朱棣的强势与手段,也只能无奈接受。朱棣微笑着望向在座的每一位锦衣卫高层官员,眼神中既有威严也不乏亲和。
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今日请诸位来此,实则是为了共商大计。朝中局势多变,迁都之事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皇子深知,锦衣卫乃是我朝之重器,诸位责任重大。”
一位看似资深的官员,张指挥使,犹豫片刻后率先开口:“殿下所言极是,锦衣卫自当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忠。只是,不知殿下有何具体指示?”
朱棣轻轻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形的压力:“张指挥使问得好。本皇子希望,锦衣卫在情报收集上能更加细致入微,尤其是对朝中重臣及太子一党的动向,要做到洞若观火。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本皇子忠诚的体现。”
另一位李副指挥使闻言,眉头微皱,似乎有所顾虑:“殿下,锦衣卫行事历来谨慎,但若要如此深入监视,恐怕会触动某些敏感神经,引起不必要的风波。”
朱棣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抹深意:“李副指挥使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本皇子相信,只要行事得当,必能既达成目的又不失分寸。至于可能引发的风波,自有本皇子来承担。诸位只需按本皇子的吩咐行事即可。”
这时,一位年轻的参将,王参将,似乎被朱棣的魄力所感染,主动请缨:“殿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很好,本皇子就喜欢有胆识、有担当的人才。不过,忠诚与信任是相互的。本皇子承诺,只要诸位忠心耿耿,本皇子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
说到这里,朱棣故意停顿了一下,让气氛稍微凝固,然后才继续说道:“而且,本皇子还打算设立一项特别奖励机制,对于那些在情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官员,将给予丰厚的奖赏,甚至晋升机会。”
此言一出,众人眼中都闪过一丝亮光。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殿下英明!”张指挥使率先表态,其余官员也纷纷附和。
朱棣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自己已经成功地将这些锦衣卫高层官员的心拉拢了过来。
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他们手中的情报网络,为自己在朝中的斗争增添筹码了。
“好了,既然诸位都已明了本皇子的意图,那就请各自回去准备吧。记住,行事一定要隐秘而高效,不可有丝毫懈怠。”朱棣最后叮嘱道。
这时,张指挥使似乎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转身回来,轻声说道:“殿下,末将有一事不明,斗胆请问。”
朱棣转过身来,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锐利:“张指挥使但说无妨。”
张指挥使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殿下对锦衣卫如此重视,末将感激不尽。只是,殿下如何确保我等所收集之情报,能准确无误地传达于殿下,而又不会泄露于外?”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张指挥使问得好。本皇子自有安排。首先,我会设立一个秘密通讯渠道,只有经过严格筛选的亲信才能知晓。其次,所有重要情报均需加密处理,采用只有你我及几位核心成员才懂的特殊编码。再者,对于情报的传递,将采取多重掩护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见张指挥使面露释然之色,朱棣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严肃:“但本皇子也要提醒诸位,忠诚与保密是锦衣卫的立身之本。一旦发现有人背叛或泄露机密,无论其地位多高,本皇子绝不姑息!”
张指挥使闻言,连忙躬身行礼:“末将明白,定当严守秘密,忠诚于殿下。”
朱棣微微点头,示意张指挥使可以退下。然而,在张指挥使即将转身离开之际,朱棣突然又开口问道:“张指挥使,你可曾想过,锦衣卫除了监视朝中动向,还能在迁都大计中发挥何种作用?”
这个问题显然出乎张指挥使的意料,他略一思索,谨慎地回答道:“殿下所言极是,锦衣卫确可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加强对迁都工地的监视,防止有人从中作梗,破坏工程进度。同时,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情报网络,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引发民怨的问题,确保迁都过程平稳顺利。”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赞许:“很好,张指挥使能有如此见识,本皇子甚感欣慰。你即刻着手准备,将你的想法付诸实践。记住,迁都之事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张指挥使再次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斗志与决心:“末将遵命,定不负殿下厚望。”
随着朱棣与朱标之间的暗流涌动,迁都工程却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两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争斗,但在迁都这一国家大事上,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展现出了对王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