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糖老头混迹市井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他并不慌张,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淡定与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判断,认为这老妇与汉子可能是偷孩子的。于是,他扯住那老妇大声喊叫,请求街坊邻居作证,要求现在就去报官。
老妇和汉子眼见事情已经暴露无遗,慌张地扔下孩子就想逃跑。然而,他们哪里跑得了?周围的街坊早已将他们团团围住,一拥而上,直接把他们按倒在地。
“质朴人心!”朱平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那卖糖的老汉赞不绝口,认为应当给予他嘉奖。
然而,丁修的脸色却变得凝重起来。他低声说:“事情虽然是好事,但也坏了。”原来,在这紧张的气氛中,竟然有人带头做出了过激的举动——围观的百姓街坊们竟然将那位老妇和那男子当街打死了!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议论声与惋惜声。
朱平安听到这话,不禁愣住了。他知道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这街头的纷扰终究难以避免会有些过激的行为出现,这件事的结局也只能由衙门出面收尸结案了。
在这世间,众目睽睽之下,法律的威严也显得黯然失色。法不责众的观念深入人心,可对于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被偷走的不仅是孩子,更是他们的希望和未来。京城中,一则关于打死偷孩子的人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街坊邻居议论纷纷,府衙如若真的因为这种小事而逮捕动手的街坊,只怕会在大过年之际,让人心寒,甚至引发众怒。大粪泼向衙门口的场景仿佛已经浮现眼前。
寻常百姓或许不敢如此行事,但在繁华的京城里,却存在着一些豪门纨绔子弟,他们不惧世事,不畏强权。面对这样的情境,他们或许会选择站出来,为了正义而战。
“我们还去那儿干什么?过不去就换个地方吧!”
然而,朱平安却停下了脚步,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有同伙。我们不能因为怕事而回避。人贩子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这么简单,他们背后肯定有人。”他深吸一口气,“再者说,他们偷了孩子,需要一个安置的地方,这地方必定是贼窝。贼窝里也定然有同伙!”
丁修内心一震:“若是被活捉的话,或许我们能从这来龙去脉中,了解到有多少人参与,孩子们都被转卖到了哪里。”
朱平安的面色变得严肃而郑重,他转过头去,直视着丁修,问道:“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吗?”
丁修明白,皇帝并非在询问人贩子被打死的事情有多普遍,而是想深入了解孩子失踪的案件是否频繁发生。
在人烟稀少的偏远乡村,人贩子被打死就如同草芥一般,无人问津。除此之外,那些偷狗贼被捕获后遭遇的待遇也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任何地方的长官会为了这些案子大费周章地缉拿凶手。
丁修叹了口气,回答道:“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且往往集中在节庆和热闹的场合,如庙会。”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更显沉重:“这些案件一旦错过当场抓捕的机会,就如同石沉大海,再也难以追寻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朱平安的眉头紧锁,脸上的神情更加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