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刷线机:天工开物研究院(1 / 2)

听了田三娘的话,路凡恍然。

棉花在东晋时还没有被普及。

历史上关于棉花最早的记载,见于汉魏(东汉末至曹魏),那时的棉花叫做“织贝”,只流行于云南哀牢山一带。

到了南北朝时期,棉花又被称为“木棉”或“吉贝”,经北路传到了新疆高昌。

那时候中原将这种用棉花织成的布叫做“白叠花布”,在唐宋时被视作珍品。

但棉花在中原一直被作为观赏植物,到宋末元初时才真正推广开来。

所以这个时代,人们冬季保暖的衣物只有固定的几种。

如动物皮毛做的大氅、?披风等,不过只有达官贵族以及富有之家才能消费的起。

平民老百姓靠的还是用芦花、麻絮等做的夹衣。

因为保暖性差,这两年又流行一种纸衣。

没错,就是纸做的衣裳,又叫纸裘。

用楮树皮为原料做出的皮纸,坚韧敦厚,拉力强。

其做成的纸衣,既便宜、又能挡雨露风寒,是贫苦百姓的心头好!

不过现在,他们又有了新的选择。

路凡看向田三娘,眼中带着赞赏,他就喜欢这样主动为他分忧的人才。

“很好,按着你们的想法尽管试,需要什么就和其他部门说,他们会配合你们的。”

“哎!公子放心。”

得到夸奖,田三娘很是高兴,不过想到当下面临的问题,又不由愁下脸来。

“可惜,如今村子里没有种麻,也不养蚕,没有布匹,只有羊毛做絮也不行啊。”

路凡想了想,用工作台快速合成了一张羊毛地毯和一面旗帜。

这张地毯为纯白色,长3米,宽2米,厚度约为3公分(CM)。

旗帜则是长2米,宽1米,看起来要比地毯更为轻薄。

“你看看,这两样可能用的上?”

田三娘连忙上前仔细感受过后,面带惊喜。

“公子,这毯子倒有些像毛毡,不过更加柔软厚实,很适合做褥垫,穹庐,甚至是御寒的衣帽都可以。”

她又摸了摸一旁的旗帜,“这个面料倒是轻薄结实,就是尺寸太小了些,要做衣物还得做好拼接和裁剪,不过也很好了。”

路凡点头,能用就行。

“我会让畜牧部配合你们生产这些羊毛地毯和旗帜。”

“你先带着其他人继续尝试,试试能不能把羊毛理顺,捻成线,再把线织成布或衣。有什么想法就去找对面的工匠,让他们帮你们制造工具。”

路凡给田三娘留下一点提示,然后转身走了。

他来到天工开物研究院,这里比织锦轩要更加热闹。

进入研究院,这里面又分三大区域,分别为:百炼坊、精甲阁以及神机营。

其中,百炼坊主要由工具匠、武器匠等组成,精甲阁由皮甲匠和盔甲匠组成,神机营则囊括所有,以研究自有技术为主。

工匠们来来往往。

一部分守在各自的工作台前为达到本月的任务产值而忙碌,另一部分则在另一边分小组进行着各项研究和尝试。

比如自有造纸术、纺织机、雕版印刷术、火药以及其他的一些技术等。

季大牛跟在路凡身边,向他汇报着研究院当前的一些进展和困难。

“造纸术和印刷术都已经有了初步成果,而且按照您的提示,我们已经做出了一批成品。”

季大牛一边说,一边让匠人们把他们的成果呈上来。

分别是一沓发黄的纸,和一本有字的书册。

路凡先拿起那沓黄纸,触感柔软,虽然仍不够细腻,但已经足够用了。

反正也不打算用来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