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骂死王朗(1 / 2)

屯田兵逃,骑兵追上,直接斩杀,杀到屯田兵害怕,全部跪倒在地,骑兵一见就不杀了只留十几骑看住,其他骑兵继续去追,可当大部骑兵走后,屯田兵又继续逃。

及至引发营寨内的屯田兵逃跑之时,已经控制不住了,3万多人一哄而散,他们大部分人本能的逃跑,根本不会拿武器逃,即使拿了武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所以骑兵们后来就不忍再杀了,完全是一群农民,完全没有对抗的意思,人家就是想活命而已,杀到后面实在是下不去手了呀。

朱铄后来也放弃阻挡屯田兵溃散了,因为怕关上的诸葛亮军趁机杀下来。

关城墙上的陆逊刚开始,看到这种情况也是懵了呀,第一反应此为曹军之计谋,目的就是引他们出关,他还传令严禁任何人出关追杀。

后来再一看,才明白应该是辅兵逃跑,他还在沉思,这算不算是啸营。好像算哟,又好像不像。

陆逊只好一笑了之,不过他从中发现,诸葛亮之计完美,洛阳确实无兵可派,这些屯田农民兵所谓的营啸也好,阵前逃跑也好。

只能证明,曹魏政权已经开始衰弱,现在已经有点金玉其外败?其中的感觉,更加坚定了陆逊必胜的信心。

之前,他内心也觉得诸葛亮的偷袭长安是冒险,现在觉得这正是诸葛亮的战略格局,判断的非常精准,出兵的时机也把握的极好。

不过从以人为本,治理民众的角度看,陆逊觉得曹军的屯田兵被这样对待,有点痛心,又有点无可奈何。

不怕不知道就怕你比较,一比较高下立判,诸葛亮的屯田政策才是长久之策。而曹魏的屯田兵,有点杀鸡取卵的感觉。

反正不是兵,你要让人家成为兵,还只是送死的兵,人家逃跑情有可原,一切只是为了活命而已。

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战争的悲哀,用人命来消耗物资,人命消耗成为战争的一种手段。

幸与不幸只看你处在何时何地,这些屯田兵就是生错了时代,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可这些是他们的错么?他们有的选择么?

陆逊收起了他悲天悯人的心情,重新规划潼关的防守,接下来曹军精锐进攻,才是真正的战斗。

诸葛亮偷袭长安,取得了优势之后,现在就是要转换成胜势,所以他提兵赶往陈仓。

一到陈仓,诸葛亮就摆开阵势,曹军一见只得率部出营立阵。诸葛亮唤王朗出阵,开启骂战模式,辱骂王朗。

反正主打一个王朗是文臣,重节气,又年岁已高,血管不好,或者心脏不好,直接辱骂,令他血压升高,以致阵前气胸、呼吸困难、暴血管,现今为脑溢血或气愤填胸而死。

重生的诸葛亮,觉得历史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有机会骂死王朗,替汉室扬名,还是值得一做,故照抄也未有不可。

“叛逆之臣,就该藏头缩首,怎么汝还敢在这行伍之前讲什么天数!吾把汝这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罪孽深重,恶贯满盈,神鬼之所共怒,天地之所不容,又道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天下之人,恨不得食尔之肉也!”

“王朗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摘抄一下,实在是骂的太好了,不能再出其右了。)

王朗听后,张嘴说不出话来,一手捂胸,一手抱头,气满胸膛,口唇发紫,诱发脑溢血或心脏病,当场死于阵前,诸葛亮也留下了千古一骂的绝句。

王朗气死阵前,大家都还在发懵之际,诸葛亮大手一挥,大军朝前杀去。

此时,费耀引骑兵冲阵,赵云、黑尚率骑兵敌住。郝昭在陈仓城见了,飞速出城来援,被魏延率部敌住。

兀突骨率大军攻王朗军,黄权与木鹿大王率部分攻他们陈仓城外的两个营寨,陈仓大战一触即发。

一开始就是决战,诸葛亮战前做了各兵种针对性的安排。

比如知道曹军骑兵更厉害,就让连弩营和诸葛亮的亲卫神射营,在骑兵对战时,在后面点射。

赵云的5000骑兵与费耀的骑兵对战,可赵云的骑兵少,但赵云勇猛,他率部像一把尖刀,直刺进费耀骑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