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国紧锣密鼓地准备临时换将之时,赵国陷入了危机。前番赵王擅自做主,派遣使者前去秦国,企图和秦国和谈。秦国更是高调地接待了赵国的使者郑朱。但是时间过去很久,也不见两国之间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只是刹那间,天下人都得知秦国和赵国准备结盟。所以就在赵军战事日紧,赵王派人前去齐国借点粮草之时,齐国断然拒绝了。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赵国责怪齐国,不顾道义,不讲信义,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齐国和其他五国一样,有自己更加充分的理由:首先,赵国和秦国的关系实在是有些暧昧,一下子在长平对峙,眼看着一场生死大战就要爆发,但过不久,赵国的使者又到了秦国,仿佛在宣称,赵国和秦国强强联合了。这种高速的身份转换,让其他国家应接不暇,摸不着头脑。其次,赵国兵不血刃,便夺取了上党17座城池,在那个皆为利往的时代,实在是让人眼红。最后,没有一个人想要去做鹬蚌,列国也是如此,都希望自己做那个最后得利的渔翁。
赵孝成王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继续拖下去,赵国即使有着地利的优势,也耗不过秦国。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燕国和齐国在这个时候动手,赵国必定会落到和楚国一个结局。因此,在赵王的心中,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速战速决。
面对赵王的诏令,廉颇却丝毫不为所动,还言辞凿凿地说:“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赵王无奈之下,直接削减廉颇的军粮。廉颇为了减少对于赵国本土粮草的依赖,只好大肆发展军队参与农耕。
今天,长平古战场有座山叫做“假粮山”(又称大粮山)。廉颇为了不让秦军知晓自己缺少粮食的困境,命令士兵在夜间高声唱筹,好像在搬运粮草,以此迷惑秦军。
秦军自然没有被迷惑,而且,还在赵国境内广布流言,说:“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没有办法,赵王只能用两条计策来增大赵军速胜的筹码:一个是增兵,另一个是换将。
其实,有很多人曾提醒过赵王说,秦国很可能是畏惧廉颇,因此使出了这条反间计。但是,看待历史上很多问题之时,并不能单从一个角度出发。就像此刻的赵国,并非仅仅是因为赵王的昏庸,也因为赵国的现实,让赵王不得不这么做。
赵王心中对换将一事还是心存疑虑的,只是赵国的国情很明显:国家相对富裕,但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在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异常繁荣的同时,农业发展却极其滞后。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做后盾,根本无法支撑长时期大规模的消耗战。廉颇坚守不出,给后方的粮草供应出了很大的难题。所以在当时看来,换将是赵国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且此时在赵王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赵括。
此人是一代名将赵奢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赵括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曾经多次襄助其父亲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且在赵奢死后,赵括更是继承了其父亲马服君的爵位,并着书立说,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拜谒他。一时之间,马服子之名声震海内,到了与孙子、吴子等人也可相提并论的地步。
无疑,在赵孝成王的心中,赵括成了此次换将的最佳人选,然而,赵括毕竟没有独立带兵的经验,赵王知道,此一战可是关乎赵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胜利了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有失,则赵国危矣。
因此,赵王对于是否换赵括为主将的问题,可谓极度头疼。让他更为头疼的是,赵国的文武百官,竟然也因为此事而明显地分为了针尖对麦芒的两派。一派是以平原君为代表的亲贵势力;另一派是以蔺相如为代表的布衣卿相势力。前者主张以赵括为将,代替廉颇,与秦军决战;并认为当初田单、赵奢等着名将领首次拜将出征之时,也没有丝毫经验可谈。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从百万大军中杀出,成为一代名将,更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起用赵括,也一定能够收到那样的奇效。
而后者则坚决反对临阵换将,理由是:“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乃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大意是说,大王若要用赵括领兵,就好像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肯定弹不出好听的音乐。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并没有实际领兵的能力。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换将与否的问题,而是赵国内部两大势力的矛盾再一次爆发。曾经,这种矛盾让赵国在系关前途的关键之时,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若是遇到无能的君主,情况便会是雪上加霜。由于君主无能,不懂得驭下之道,赵国的政策左右摇摆不定,这正是赵国一直难以成为当时的超级强权的弊端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赵王一时间慌了手脚,辨不清方向。他没有选择真正可以为国出力的忠臣,而是选择了平时与自己关系亲近之人。大局已定,赵国决定以赵括换掉廉颇,接管长平的战事。
当然,为了让蔺相如等人心服口服,赵王还将赵括请上大堂,向他问询破敌之策。当赵王问及,对廉颇在长平的用兵之策持何种意见之时,赵括直接说,自己不赞同他的这种战法,并惯例性地拿出了他招牌性的兵法论述道:“夫兵久而国有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因此,赵括得出结论:长平之战,当速战速决!
赵王听完,欣然问道,赵括是否愿意为赵军击溃秦军。赵括想当然地说道:“大秦懂得用兵的人,只有武安君白起,此人自发迹以来,未尝一败,当初还是左更之时,白起便攻击韩国和魏国,初露锋芒便斩首24万,俘获了魏国大将公孙喜,夺取了魏国5座城池,被封为国尉。不久,白起又攻取了韩国的安邑东部,被秦王封为大良造。此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连年凯旋,其战神之名,更是天下皆知。就连自己的父亲赵奢,谈起白起也是赞不绝口。如果和他交战,我只有五成的把握击败他。但是此次领军的人,却是王龁,王龁鼠辈耳,不过欺负一些不知兵的人,如果遇到我,则不堪一击。”
如果说先前赵王还有所疑虑,听完赵括这番高谈阔论后,陷入了狂喜之中。此时能够安抚赵王那颗不安之心的,就是这种不知天高地厚、信心无限增长的人。赵括一出,祸福难料。赵王却认定赵军必胜,妄自窃喜。他孤注一掷地将另外20万人马交给了赵括,拜赵括为上将军,赐予大量金银财宝。如此,长平一战,可谓集合了赵国军队一半以上的精锐力量。
虽然在这之后赵括之母三番五次前去面见赵王,要求他收回成命,只是赵王铁了心要赵括替代廉颇,最终无果。
于是乎,邯郸城外,整个城池的百姓都来城门外送别。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赵军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百姓列在官道两旁,挥泪送别。赵括趾高气扬地坐在高大的白马之上,不可一世地望着长平方向。在赵国人的眼中,这个人就是挽救赵国的神,不久之后,就会凯歌高奏,战士们会携着敌人的头颅归来。但是,也有人担心,此去一别,便是良辰好景虚设。因为随他出征的闺中人,已经成了路边骨,再见只能见到梦中人。
然而,无论如何,他们都宁愿相信,赵括终会和其父亲一样,将秦军打得溃不成军,并率领天下兵马,合纵同盟,一起踏平咸阳,马耀关中。“英雄”这个词汇闪耀在赵括的头顶上,每个人都成了他狂热的崇拜者。
只有蔺相如,站在邯郸城门上眼神落寞。他落寞的眼光穿透了云彩,和廉颇的那声叹息一起坠落。
就连范雎都没有料到,这一切会进行得如此顺利,顺利得让他们都不敢相信,但事实就这样发生了。秦国强大的情报部门,多次飞马前来咸阳,向秦王报告,说及赵括已经做了上将军,正在赶往前线。同时,赵国还将全国25万精锐交给了赵括,直接扑向了长平。
虽然赵括的到来,给长平之战造成了更大的压力,甚至在兵力总数上,已经构成了对于秦军的绝对优势,但是秦王对这一切都没有担心,他眼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请武安君白起出山,料理眼前这个极度危险、极度关键而又千载难逢的战局。
就在秦国紧锣密鼓地准备临时换将之时,赵国陷入了危机。前番赵王擅自做主,派遣使者前去秦国,企图和秦国和谈。秦国更是高调地接待了赵国的使者郑朱。但是时间过去很久,也不见两国之间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只是刹那间,天下人都得知秦国和赵国准备结盟。所以就在赵军战事日紧,赵王派人前去齐国借点粮草之时,齐国断然拒绝了。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赵国责怪齐国,不顾道义,不讲信义,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齐国和其他五国一样,有自己更加充分的理由:首先,赵国和秦国的关系实在是有些暧昧,一下子在长平对峙,眼看着一场生死大战就要爆发,但过不久,赵国的使者又到了秦国,仿佛在宣称,赵国和秦国强强联合了。这种高速的身份转换,让其他国家应接不暇,摸不着头脑。其次,赵国兵不血刃,便夺取了上党17座城池,在那个皆为利往的时代,实在是让人眼红。最后,没有一个人想要去做鹬蚌,列国也是如此,都希望自己做那个最后得利的渔翁。
赵孝成王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继续拖下去,赵国即使有着地利的优势,也耗不过秦国。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燕国和齐国在这个时候动手,赵国必定会落到和楚国一个结局。因此,在赵王的心中,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速战速决。
面对赵王的诏令,廉颇却丝毫不为所动,还言辞凿凿地说:“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赵王无奈之下,直接削减廉颇的军粮。廉颇为了减少对于赵国本土粮草的依赖,只好大肆发展军队参与农耕。
今天,长平古战场有座山叫做“假粮山”(又称大粮山)。廉颇为了不让秦军知晓自己缺少粮食的困境,命令士兵在夜间高声唱筹,好像在搬运粮草,以此迷惑秦军。
秦军自然没有被迷惑,而且,还在赵国境内广布流言,说:“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没有办法,赵王只能用两条计策来增大赵军速胜的筹码:一个是增兵,另一个是换将。
其实,有很多人曾提醒过赵王说,秦国很可能是畏惧廉颇,因此使出了这条反间计。但是,看待历史上很多问题之时,并不能单从一个角度出发。就像此刻的赵国,并非仅仅是因为赵王的昏庸,也因为赵国的现实,让赵王不得不这么做。
赵王心中对换将一事还是心存疑虑的,只是赵国的国情很明显:国家相对富裕,但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在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异常繁荣的同时,农业发展却极其滞后。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做后盾,根本无法支撑长时期大规模的消耗战。廉颇坚守不出,给后方的粮草供应出了很大的难题。所以在当时看来,换将是赵国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且此时在赵王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赵括。
此人是一代名将赵奢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赵括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曾经多次襄助其父亲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且在赵奢死后,赵括更是继承了其父亲马服君的爵位,并着书立说,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拜谒他。一时之间,马服子之名声震海内,到了与孙子、吴子等人也可相提并论的地步。
无疑,在赵孝成王的心中,赵括成了此次换将的最佳人选,然而,赵括毕竟没有独立带兵的经验,赵王知道,此一战可是关乎赵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胜利了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有失,则赵国危矣。
因此,赵王对于是否换赵括为主将的问题,可谓极度头疼。让他更为头疼的是,赵国的文武百官,竟然也因为此事而明显地分为了针尖对麦芒的两派。一派是以平原君为代表的亲贵势力;另一派是以蔺相如为代表的布衣卿相势力。前者主张以赵括为将,代替廉颇,与秦军决战;并认为当初田单、赵奢等着名将领首次拜将出征之时,也没有丝毫经验可谈。但是他们依然能够从百万大军中杀出,成为一代名将,更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起用赵括,也一定能够收到那样的奇效。
而后者则坚决反对临阵换将,理由是:“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乃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大意是说,大王若要用赵括领兵,就好像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肯定弹不出好听的音乐。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并没有实际领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