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知情的虞国大臣纷纷议论,这位年轻的少年,究竟有何等才能,竟能获得国主如此器重。
后缗虽心有不舍,却也明白这是少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她含泪点头,眼中满是骄傲与期许:“少康,母亲相信你能够独当一面,成就一番伟业。记住,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武罗作为少康的旧臣,更是深知少主的才华与抱负。
他跪拜在地,以拳触额,庄重地发誓:“武罗誓死效忠少主,虽不能随侍左右,但必将在虞城为少主筹谋策划,确保后方无忧。”
少康望着母亲与武罗,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也深知这是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说道:“母亲、武罗,你们放心,少康定当不负所望,以纶邑为起点,逐步复兴华国,让先祖的荣光再次照耀九州。”
言罢,少康、灵悦、婉清三人一同向姚思国主及众人辞行,踏上了前往纶邑的征途。
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彼此扶持,共同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着姚思国主封华少康为庖正的消息不胫而走,虞国首都仿佛被一股不可名状的热潮所席卷。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的话题无不围绕着这位即将踏上治理之路的年轻才俊——华少康。
“你们听说了吗?国主竟然将纶邑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了那个名叫少康的年轻人?”一位老者手持烟斗,在村口的大树下,对围坐一圈的村民们说道,眼中满是不解与好奇。
“是啊,我也听说了!纶邑虽小,却是边防要塞,历来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臣镇守,怎么突然换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一位中年农夫放下手中的锄头,加入了讨论,眉头紧锁,显然对此事感到意外。
“不仅如此,我还听说国主将两位公主也派去了纶邑,说是要作为少康公子的伙伴和支持者。这待遇,简直比亲儿子还亲啊!”一位商贩兴奋地插话,引来周围人的一片哗然。
“两位公主?那可是金枝玉叶,怎能轻易涉险?国主这是何意?”有人不解地提出疑问。
“这你就不懂了,国主这是在考验他们,也是在锻炼他们。少康公子若能在纶邑有所作为,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虞国的福气。而两位公主,也能在历练中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一位见多识广的老者分析道,他的话让众人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但这个少康到底是何许人也?”有人问。
“听说这位少康公子并非等闲之辈,据说就是华国皇帝相的儿子!”一位年轻的书生摇着扇子,缓缓道来,言语中透露出高不可测的模样。
“怎么可能,如果相的儿子,寒浞怎么可能饶得了他,你这个书生莫不是读书读呆了。”那位商贩对书生的话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