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上海县,我们将建立通商口岸,海关和船厂等。”巩永固的语气更加激昂,“这将使我们的城市成为连接海内外的枢纽,吸引更多的商人和外国友人前来交流贸易,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巩永固在江南查抄盐商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朝廷,而此刻,正值陈子龙在京中积极活动,力图在朝中为巩永固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话语权。
消息传至京城,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然而,在这股议论的浪潮中,除了三个年轻的给事中,因对巩永固的举措持有异议而毅然上书朝廷表示反对之外,其余的大臣们却都选择了沉默。
崇祯帝收到这些奏折后,心中颇感复杂。
他明白巩永固查抄盐商的行为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他更看重的是巩永固为朝廷筹集银两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三个给事中的奏折,他选择了留中不发,既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也没有严厉斥责。
几天后,崇祯帝收到了巩永固的奏疏。在奏疏中,巩永固详细汇报了查抄盐商的情况,并承诺将先后向京城运送七百万两白银。
这一消息让崇祯帝大喜过望,他深知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紧张,急需大量银两以解燃眉之急。而巩永固的这一举措,无疑为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助力。
在崇祯帝看来,历任应天巡抚都无法增加江南税赋,巩永固到任不到一年,就能为朝廷筹集近八百万的银子,何其难得!
查抄盐商的行为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只要能为他筹集到足够的银两,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那么这些争议都不足为道。
远在襄阳的杨嗣昌也上书朝廷,支持巩永固。
此时,杨嗣昌所执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正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布下严密的防线,将反贼一网打尽,但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大量饷银的支撑。
在这个节骨眼上,巩永固为朝廷筹集银两的举措无疑为杨嗣昌的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他自然对巩永固充满了感激之情,并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茅元仪听后,面色凝重地陷入沉思之中,许久之后才缓缓点头,表示认同道:“驸马爷您说得太对了,咱们一定要替国家的将来好好谋划一番。这笔银子,绝对不能浪费,必须花在最关键的地方,给朝廷和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经过反复权衡利弊,茅元仪与巩永固最终下定决心,决定将留在湖州的一千万两银子分成四批运输,其中七百万两运往京城交差,以保证朝廷能获得及时的财力支援。
而对于扬州府以及湖州府所查抄的六七百家商铺,巩永固则提议由总督府出面组建四大商社——大明丝绸商社、大明茶业商社、大明瓷业商社以及大明布业商社。
这些商社将整合当地优质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布料资源,实现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管理。
关于利润分配问题,他们也做了详细规划:朝廷和总督府各自享有三成收益;船厂可得两成;而巩永固和茅元仪则各取一成。
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又能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也给予了个人合理的回报。这种利益共享的模式,有望激发各方积极性,共同为国家繁荣做出贡献。
巩永固接着说道:“茅公啊!你可以先利用湖州查抄而来的那整整三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去修建一座规模极其宏大的造船厂。这个船厂生产用于商业贸易往来的普通商船,也得能够制造出足以抵御外邦敌人入侵、帮助咱们夺回失去领土的强大水师船舰才行呐!”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窗外,似乎透过那片透明的玻璃,已经亲眼目睹到了未来大明朝辽阔海域之上一派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紧接着,他又语气坚定地补充道:“等到了后期呢,咱们再把大明商社旗下各个分号店铺所获得的整整两成纯利润统统都集中起来,持续不断地投入到这座船厂的进一步建设以及日常运作当中去。如此一来,就可以让整个项目形成一种健康良好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循环啦!”
巩永固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茅元仪,解释道:“船厂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商业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将大大加强我们大明的海防力量,使得我们的海域更加安全,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宁。”
茅元仪接过银票,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他赞同地点了点头,补充道:“巩大人所言极是。船厂的建立,除了加强海防,还能为我们大明朝带来无数的就业机会。百姓们有了工作,生活水平自然提高,地方的繁荣也会随之而来。这种良性循环,将使我们江南地区更加繁荣昌盛。”
巩永固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茅公,你在东北担任过觉华水师副总兵。江南水师建成后,你将是当仁不让的江南水师总兵。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们江南的水师将成为大明朝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本官经过深思熟虑,准备将湖州、扬州两地累计五十多万亩的肥沃田产全部用于粮食种植。”巩永固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此举旨在确保我朝的粮食供应,为国家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将在松江府、湖州府、扬州府等地建造大型的粮仓,以储备充足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稍作停顿,巩永固继续道:“为了提升军事实力,本官计划在松江府青浦县设立内军械所、制造总局和铁厂,这些地方将成为我们制造先进武器装备的基地。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我们还将建立学校,培养新一代的工匠和学者。”
“此外,为了促进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本官在华亭县计划创办报社、银行、织布局和纺织厂等。”巩永固继续说道,“这些机构将为我们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而在上海县,我们将建立通商口岸,海关和船厂等。”巩永固的语气更加激昂,“这将使我们的城市成为连接海内外的枢纽,吸引更多的商人和外国友人前来交流贸易,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巩永固在江南查抄盐商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朝廷,而此刻,正值陈子龙在京中积极活动,力图在朝中为巩永固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话语权。
消息传至京城,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然而,在这股议论的浪潮中,除了三个年轻的给事中,因对巩永固的举措持有异议而毅然上书朝廷表示反对之外,其余的大臣们却都选择了沉默。
崇祯帝收到这些奏折后,心中颇感复杂。
他明白巩永固查抄盐商的行为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他更看重的是巩永固为朝廷筹集银两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三个给事中的奏折,他选择了留中不发,既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也没有严厉斥责。
几天后,崇祯帝收到了巩永固的奏疏。在奏疏中,巩永固详细汇报了查抄盐商的情况,并承诺将先后向京城运送七百万两白银。
这一消息让崇祯帝大喜过望,他深知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紧张,急需大量银两以解燃眉之急。而巩永固的这一举措,无疑为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助力。
在崇祯帝看来,历任应天巡抚都无法增加江南税赋,巩永固到任不到一年,就能为朝廷筹集近八百万的银子,何其难得!
查抄盐商的行为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只要能为他筹集到足够的银两,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那么这些争议都不足为道。
远在襄阳的杨嗣昌也上书朝廷,支持巩永固。
此时,杨嗣昌所执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正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布下严密的防线,将反贼一网打尽,但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大量饷银的支撑。
在这个节骨眼上,巩永固为朝廷筹集银两的举措无疑为杨嗣昌的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他自然对巩永固充满了感激之情,并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对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