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军器局(1 / 2)

其实,很看似固若金汤的团伙,只要找准时机和人,便能一击而破。

杨荣的倒戈,无疑给朱祁镇掌控内阁奠定了基础,也给看似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撕开了口子。

朱祁镇成了最大的赢家,杨荣今天朝会等于是给皇帝纳了投名状,以后他肯定在文官队伍里不受待见。

可是人就会有私心,杨荣怕受到牵连毁了几十年来积攒的清誉,他更怕失宠,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你这个内阁辅政大臣还能维持多久?

皇帝年龄虽小,可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完全不像一个八岁的孩童所具备的,若说背后没有太皇太后的教导,那才奇了怪了。到底是龙生龙凤生凤啊,这朱家的子孙,没有一个是善茬!

朝会结束,朱祁镇去了乾清宫,折腾了一个时辰后,回到东宫。

杨老三虽然被朱祁镇赶回去休息,可回到侍卫房却怎么也睡不着,于是索性又披挂齐整,去了东宫。

“咦,杨老三朕不是让你回去休息吗,怎么又回来了?”朱祁镇略感惊讶。

“臣没事,臣不放心陛下,所以来看看。”杨老三道。

“朕这里没什么事,正好,你来了,朕有个事情交给你去办。”朱祁镇尽显资本家的嘴脸。

“朕那日听你说关于边军的事情,朕思来想去,中枢有必要建立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以应对突发情况。”

皇帝要干嘛?三大营近20万大军驻扎在京城,还有城防兵,锦衣卫,羽林卫等军,合计算下来共计30万人拱卫京师,在组建一支军队,那不是多此一举嘛,空耗粮饷罢了。

“不知陛下想组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朕想组建一支新型火器营,人数嘛暂定五千人,要求全员配备火器。这五千人朕不打算从神机营和京营里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朱祁镇一字一句的说道。

杨老三一听,就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了,现在武将态度不明,文官们表面恭顺,实则背地里却和皇帝隔着一层,皇帝才想出让太皇太后决断军国大事,自己在幕后暗中培植自己的班底,而这一切的底气就是必须有一只完全效忠自己的军队。

后世伟人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话虽简单,却是大道至简。朱祁镇心里清楚,就拿明末崇祯来说,之所以崇祯可以随更换不听话的朝臣,还不就是因为他手里有一支完全效忠他的勇卫营。

历史上很多皇帝之所以被权臣左右甚至废立,大多数还是因为军权旁落,臣子做大,最后自身不保,甚至最后落了个身死当场的悲惨下场。

“陛下,臣以为若组建新德火器营,士卒必须从良家子弟中选拔,也可从边军中选拔一些忠正耿直的老兵充入其中,这样可以保持新营绝对效忠陛下,又可以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保证快速成军。”

朱祁镇很高兴,这杨老三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好,老三,朕没看错人,你啊表面看着憨憨的,其实你聪明着呢。哈哈哈……”。

“臣多谢陛下夸奖。跟着陛下这些日子,怎么着也得长进一些不是。”杨老三现在马屁拍的是越来越有水平。

“只不过陛下,人员好办,最难办的是火枪和火炮。您可能有所不知,现在火器造办处那些孙子……工匠,造出来的火枪质量参差不齐,炸膛、打不着火的事常有,那火炮,更别提了,十个火炮有两三个不炸膛就不错了。”

“你说的可有真凭实据?”朱祁镇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