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一场雷雨,让刚刚立夏的京城清爽无比,明兴三年,春闱正式开始。
北京贡院门口,天还没亮,赶考的学子们便匆匆吃过早饭,来到贡院门口排起了长队。
“听说了吗,今年的考题是当今圣上亲自出的题。”
“也不知道咱们这位皇上会出什么题?你说他才十二岁,能出什么样的题啊。”
“噤声,”一个年纪比较大,操着南京口音的考生好心提醒道。
这时正好有一队五城兵马司的士卒巡视经过,带队的百户是边军出身,如刀的眼神在这些考生身上扫来扫去,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按某的推断,咱们这位皇上喜欢君子六艺,我估计应该还是要考六艺。”
一个考生的发言顿时获得周围人的赞同。
“为此这次春闱,某可是在家请了个账房先生跟着学了三个月的算盘,你看,我算盘都带来了。”
“切,你打算盘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爹还专门给我请了个武师,专门教我射箭,你看看我这手上的老茧,可怜我这拿笔的手了……”
众人一阵唏嘘感慨,纷纷叫苦不迭,有的考生甚至当场流了泪。
“哎,我昨日去内阁胡阁老家拜访时,打听到一个消息。”一个南直隶常州口音的学子故作神秘的说道。
“胡阁老?是礼部尚书胡濙胡大人?”众人纷纷羡慕的看着那个考生。
“听到什么消息,赶紧说啊。”有急脾气的实在等不及,催促道。
“听说今年的考题就三道题。而且昨日,陛下还带着大臣们来过贡院呢。”
“三道题?”众人一听,嗡嗡声响成一片。
“咱们这位皇帝行事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哎,我这苦练二十年的八股算是白练了。”
“是啊,不考四书五经考六艺咱们忍了,现在连八股也不考了,简直岂有此理。”
正当众人纷纷抱怨之时,忽然,贡院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两队身披铁甲,肩跨米尼火枪的的高大军士,紧接着,杨老三和李大虎从大门内走了出来。
杨老三环视一周,对身后的李大虎点头示意,李大虎会意,大步流星的走向贡院门外的高台上。
“奉旨,明兴三年六月,春闱开考,所有举子,准备好身份文牒,排队查看。”李大虎扯着嗓门喊了一声,瞬间,原本乱哄哄的现场一片肃静,紧接着候考的考生们规规矩矩的排好队,拿出自己的身份文牒,等候查验。
“李名山,壹号,北直隶静海县人士,”一旁的一个礼部官员查验完毕后唱和一句,旁边坐着的一个书吏飞快的在一张纸上写好考生名字、籍贯、考试座号,在中间的对折线处盖好骑缝章,然后迅速撕下一半,交给了这个叫李名山的考生。
“拿好了,这是这几天你的考证!考试期间如果丢失,不能补办,不能在进入贡院参加考试,明白了吗?”那书吏提醒道。
“明白了,明白了,谢大人。”李名山赶忙接过考证,将他揣进怀里,拿起自己的东西快速进了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