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返京,风波又起(1 / 2)

牦牛是上午送去明军阵营的,李青是下午来瓦剌大营的,双方就贸易事宜进行简单商讨后,定下了调子。

瓦剌出口商品大致分为四大类:人参、皮货、药材、牲畜。

其中,牲畜主要包括三大样,牦牛、骆驼、战马。

牦牛、骆驼,可以为大明开荒、百姓迁徙带来便利,战马则是可以提高明军骑兵发展,李青还特别加了备注:【牲畜不得低于贸易总额两成】。

太多了瓦剌吃不消,太少大明就吃亏了,这个数额刚好是瓦剌能够承受的极限。

脱欢没得选,只能同意。

与瓦剌签订完贸易协议后,李青又单独给阿失贴木儿签订了一份,虽然眼下的兀良哈几乎名存实亡,但态度还是要有的,而且还能给瓦剌敲响警钟:不要打兀良哈主意。

草原上多一股势力,于大明而言,有利无害。

势力越多,矛盾也就越多,草原内部不稳定,才是李青想看到的。

阿失贴木儿感激涕零,前日还是阶下囚的他,摇身一变,又成了部落首领,虽然几乎不入流,但大明承认他的地位啊!

这可是一道护身符,至少瓦剌就不敢再打他主意。

协议签完,脱欢忍不住问,“永青侯,关于火器……?”

“这个啊……”李青笑道,“这就得看你们表现了,不过皇上回去后,会再加大火器生产,火器能否加入贸易行列,不在大明,而在你们。”

空头支票可以随便开,但签订文件就不成了。

脱欢有些失望,不过大明的茶叶、铁锅、丝绸、盐巴等物,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才能快速发展。

……

又是一番场面话后,双方约定好贸易时间,入冬后进行第一批贸易。

李青本来还想吃也先的席,但草原上的习俗和中原不一样,死人不办酒席,只能悻悻而归。

~

两日后,明军班师。

这一战歼敌共计近两万,共计收获五千只羊,两千五百头骆驼,八千七百头牦牛,战果斐然。

不过,草原上的平衡格局被打破,这令李青忧心忡忡。

鞑靼所表现出来的计谋,让李青都有些毛骨悚然。

事实上,他对瓦剌能不能扛住鞑靼,并没有太大把握。

一路上,朱棣也没什么兴致,显然和李青想到一块儿去了。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空湛蓝,万里无云,美不胜收。

朱棣年岁大了,一路乘坐龙辇,不惧风吹日晒,但其他人就没这个待遇了。

于谦这一趟下来,黑瘦黑瘦的,本就不胖的他,跟个竹竿似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少了些书卷气,整个人精炼不少。

这一趟随军出征,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亦或见识,都成长了许多。

吃了些苦,却也成熟稳重了。

李青一脸欣然,驱马来到他跟前,递出酒袋,“喝两口解解乏。”

于谦道了声谢,接过灌了两大口,神情满足,“这一路多亏尚书大人照拂,回去后下官请回来。”

李青接过酒袋,咧嘴一笑,“好啊!”

于谦也笑了。

战马不疾不徐地前行,随着马儿动作,人也一上一下地轻微颠簸着,尽管已经习惯,但于谦还是浑身酸软。

歪头看了眼李青,于谦发现他好似没有任何不适、疲倦,似乎行军这种小事,根本影响不到他。

整个人稳如泰山,甚至连身体连轻微的颠簸都没有。

“怎么了?”

“没、没什么。”于谦摇头,接着,又忍不住好奇,“李尚书,你真迈入花甲之年了吗?”

“啊,不像吗?”

你整日戴着面具,我哪看得出来……于谦挠了挠头,“瞧着李尚书这身子骨……比年轻人还要好呢。”

李青微微一笑,“本官自幼习武,身子骨向来强健。”

于谦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李尚书,回去后下官还继续先前的职务?”

“嗯。”李青伸了伸懒腰,“先继续监督南民北迁事宜,待到冬季时,你负责监察茶马贸易。”

于谦有些迟疑,最终拱手称是。

“你不喜欢?”李青问。

“不,不是。”于谦略作犹豫,开口询问:“李尚书似乎有意培养下官,且还是往关内外局势方面培养,下官冒昧,敢问尚书何以如此?”

“你是兵部的人,这不是很正常吗?”李青笑道,“亦或说,你怕苦?”

“当然不是。”于谦神情肃穆,“入仕为官,为国尽忠,为民效力,实乃本职,何来辛苦之说,只是……”

他疑惑道:“下官只是新科进士,既非头甲,又无出众能力,为何李尚书如此优待下官?”

李青沉吟少顷,笑道:“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也不是,就是……”于谦深吸一口气,“还望李尚书能为下官解惑。”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

“关于这个我之前已经解释过了,之所以培养你,是因为你刚入仕,心存正义,没有被官场的乌烟瘴气污染,也非江南世家大族出身。”李青淡淡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其纠结这个,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能力,为国效忠,为民效力,也不枉本官对你的培养,莫要本末倒置。”

于谦嘴唇蠕动几下,重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