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武承嗣,礼部尚书,不可能(1 / 2)

飞雪长街上,李绚骑马缓缓前行。

身后李竹等人紧跟护卫。

李绚似乎并没有在意头顶飘落的雪花,似乎正在思索什么。

一道道人影仿佛出现在李绚眼前,但又很快消失。

论钦陵,萧天子,李敬业……

这些人看起来是在谋算太子,谋算大唐,但实际上,他们真正谋算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皇帝。

皇帝的身体不好,这一点虽然是大唐绝密当中的绝密,但依旧有很多人能猜出大体情况。

皇帝一出事,整个大唐立刻就会乱起来。

光于吐蕃而言,吐蕃战事远非一日一时便能了结。

明年顺利拿下苏毗,后年就算顺利拿下唐古拉山又怎样,吐蕃之地,邦国无数。

稍不注意,立刻就会陷入无尽的泥潭当中。

就算再顺利,李绚用三年时间拿下逻些,但他真的彻底的平定吐蕃吗?

难。

吐蕃人的根基在吐蕃东南,李绚从西北杀入吐蕃,一路要杀向吐蕃东南,中间耗用的时间之长难以想象。

但皇帝有四年时间吗?

如果说没有七月那场刺杀,李绚相信自己对皇帝的身体调养已经有了成果,但那场刺杀后,皇帝的身体他就已经没法再碰了。

是啊,怎么还会让他去碰。

李绚现在已经是边州都督,左卫将军,皇帝的身体情况,如何能让他知道底细。

但如此,李绚也能看出一些情形。

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皇帝能坚持到自己拿下逻些之后。

起码自己能够给他一份大礼。

同样的,他也希望皇帝能给他一份大礼。

拿下逻些是李治的希望,一旦换上李显当朝,朝中百官的态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绚想要快,但又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快。

论钦陵一直以来都在示敌以弱,如果真的中计,李绚身死不说,恐怕整个西北的局面都要翻覆。

李绚知道,他自己需要作出抉择。

……

开化坊门下,一道身影站在门下等着李绚。

“九王兄。”李绚惊讶的翻身下马,然后拱手问道:“王兄是何时抵京的,今年怎么这般早?”

嗣郑王李敬笑着拱手还礼,然后对李绚说道:“为兄也是想二十七郎了,所以就提前回来看看。”

李绚目光扫了四周一眼。

风雪之下,长街上没有一个人。

李绚微微摆手,后面的众多南昌王府护卫已经快速的冲进了长街中,远远的。

李绚陪着李敬在长街上行走,然后低声说道:“王兄应该知晓,二十七郎今年之所以提前回来,是因为突厥动乱,整个北疆都有失控的危险,所以陛下将小弟召了回来。”

“是的,如今平原郡公高侃在河北道,平阳郡公薛礼从代州杀入了草原,燕国公李谨行坐镇西北,整个北疆稳如泰山。”李敬赞同的点点头,但目光却微微闪烁

“局面稳定,本来小弟也应该及时返回昌州,但昌州遥远,今日回去,明日就又要回来参加正旦大朝,况且昌州还有很多事务需要在长安处理,陛下也没有让小弟回去,小弟便留下了。”李绚顺着李敬的话说了下去。

“朝中一切稳定,是天下之福。”稍微停顿,李敬接着说道:“所以,陇西王伯再度上奏请辞礼部尚书。”

陇西郡王李博乂,高祖皇帝李渊兄子李湛二子,年纪要远在韩王李元轨之上,比之太宗皇帝李世民都要年长。

李博乂多年来虽无殊功,但其年长,多年来一直兼任礼部尚书,不过并不管事。

甚至就连正旦大朝也不参加,导致朝中很多人并不认识陇西郡王李博乂吗,但没人能忽略他。

陇西之地本就是李姓祖地,但李博乂年纪太大,近三年以来,每年他都上奏请辞礼部尚书。

这不奇怪。

“王伯年纪太大,也该是时候安享晚年了。”李绚稍微停顿,看向李敬。

李敬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

李绚顿时明白,今年皇帝是允许李博乂辞去礼部尚书了。

风雪之中,缓慢步行,李绚轻声说道:“王兄,你应该明白,虽然说早年间,有人传出流言,说小弟将来必然顶替王伯,成为新的礼部尚书,但此事,你我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为兄知道。”李敬直接点头,说道:“你的资历不够,再加上伱如今任职昌州都督,随时要进军吐蕃,陛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你回朝任礼部尚书。”

“这么说来,王兄是知道有谁想要做这个礼部尚书了?”李绚顿时明白了李敬心里真正的用意。

“是武承嗣。”李敬一声冷笑,随即说道:“而且他已经回京了。”

李绚沉默了下来,宗室中人,对武家人看来没多少好感。

一个贺兰敏之,已经败坏了外戚所有的名声。

宗室在朝中的重要位置所任不多,除了陇西郡王李博乂的礼部尚书之外,早年间还有一个宗正寺卿。

宗室执掌宗正寺卿,那是真正的大宗正。

宗室一干人等,全部俯首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