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南昌王子,丰昌县伯(2 / 2)

吐蕃人若是出兵,那么很容易就会落入李绚彀中;若是他们不出兵,那么矛盾就会在两者之间激化,更容易被挑拨。

“户部先作出明年吐蕃秋收之前大战所用的粮草,至于之后……如果成功拿下逻些,那么这些逻些附近的粮食,恐怕就要用于安抚逻些城中的百姓,户部需要准备更多。”李治面色肃然起来。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将逻些道在吐蕃的缴获送回长安,然后出卖掉一些,自然可以弥补不足。”崔知悌抬头直直的看着李治。

“崔卿有话可以直说,”李治忍不住的笑了,摆摆手,说道:“逻些道今日在那曲的缴获,基本全部用来奖赏官兵和安抚百姓,所有一切文案甚至都是王卿亲自做的,南昌王甚至都没有插手。”

“是臣冒昧了。”崔知悌拱手,然后又紧跟着说道:“吐蕃之事,南昌王处理倒是尚可,但是草原之事,臣想向陛下讨一个草原之战大体退兵的时间,十几万大军日夜消耗,非是一个小数。”

李治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崔知悌真正的目的还是在草原之上。

裴行俭麾下十几万大军,每日的军粮消耗都无比的恐怖,户部的压力大的可怕。

逻些道虽然因为路途长远军粮损耗大,同样让户部感到压力沉重,但李绚毕竟有吐蕃作为回报。

尤其是是明年,他已经开始算计用各种方式来节省军粮,甚至还有逻些这么一个吐蕃古都。

一旦拿下逻些,吐蕃王朝积攒了上百年的财富都会被运回到长安来。

种种方式,都能够补充朝中的失血。

但是突厥呢,突厥即便是拿下阿史那·温傅,最后的收获也是寥寥。

也怪不得崔知悌拐弯抹角的提这件事。

李治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如果是其他人问这件事情,他搞不好非得训斥两句不可。

如果放任突厥人不管,对大唐的损伤又岂止是这两年的军粮损耗所能比拟的。

这种臣子简直是不顾大局。

但眼前这位,是户部尚书。

掌控整个大唐所有钱袋子的户部尚书。

李治深吸一口气,看向崔知悌说道:“草原之战,日后治理不提,但大战,今冬就会了结,但撤兵,需要看明年的形势。”

崔知悌长松了一口气,拱手道:“多谢陛下,非是臣杞人忧天,但草原大战,最好不要延续到明年七月。”

李治顿时肃然起来。

明年七月,即便是大唐也会有一阵的粮荒。

哪怕是今年丰收也是一样,明年秋收之前一定会有粮荒,尤其十几万大军堆积在北境,一旦出事会很麻烦的。

“放心,明年秋,草原战事应该大局已了,剩下的,就是治理诸事。”李治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突厥民心已经动荡,想要再度彻底掌控,远没有那么轻易。

朝中对种种策略手段也是争论不休。

李治依旧记得,李绚在年初陛辞的时候,也提出了两种策略,也是没有定论。

现在朝中也是如此,李治现在心里又没有太多的想法,关键还是要看草原未来的局势。

但大体还是在朝着李绚原本指定的方向在摸索,比如阿史那·泥熟匐,就是如此。

但终究是会跟着局势随时调整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然而在来到殿前的时候,脚步声又缓了下来,仿佛是看到殿中有这么多人,在犹豫要不要进来。

李治叹息一声,抬头看向殿门处,问道:“又发生何事了?”

一名三旬年纪的青衣内侍从殿外走了进来,站在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陛下,南昌王府报宗正寺,南昌王滕妾刘舒璧生子,宗谱登录,宗祚延续。”

李治愣了,随即他就恍然了过来。

李绚有个滕妾,是宰相刘仁轨的庶孙女,年初的时候有孕,如今恰好十个月的时间。

“宗谱登录,宗祚延续。”李治轻轻念诵,脸上带出一丝喜意。

李绚毕竟是高祖皇帝的孙子,是李治的亲堂弟,李绚的儿子,哪怕是庶子,也一样是高祖皇帝的曾孙,一样是宗室血脉。

“今日难得户部报丰,如此,朕便赐其为丰昌县子。”李治开口便已经将一个县子的爵位赐下。

“陛下。”武后在这个时候终于开口,说道:“南昌王数年累功,虽然因有嗣王之诺而未有奖赏,但陛下还是应该表示一下的。”

李治顿时就恍然了过来,随后笑着说道:“也是今年毕竟攻入了吐蕃,又攻破了论钦陵十万大军,如今更是将论钦陵遗体送到了长安……”

“还有文成长公主殿下。”武后开口,细细说道:“总不能让人一直等到明年吧。”

“也是。”李治点头,然后说到:“传旨,封南昌王五子为丰昌县伯,其母升六品滕人。”

稍微停顿,李治说道:“丰昌丰昌,朕希望明年也能够田粮丰昌,百业兴旺。”

“陛下所念,诸事顺遂,大唐繁荣昌盛,定鼎天下。”殿中群臣同时拱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