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波不平一波起,巡盐御史乱乾坤(2 / 2)

此时他的想法是,大乾若是能够以人教为国教,这大乾的困局应该就能够解开了吧?其实,解开的是他自己的尴尬。

毕竟北静王世代北静王,一时间总不能放弃一直以来的坚持直接背叛皇家吧?

更何况天天念着颂圣忠君的话语,如何能够一转眼就抛到九霄云外去?

此时,扬州知府庞仁听到门口衙役来报,说北静王来到府衙门口,庞仁一点儿都没敢耽搁,立即率领府衙所有官吏出门迎接。

庞仁为何如此痛快?因为苏州府衙的变故、苏州一干豪绅的下场,已经传到了扬州。

传言夸大非常、描绘得神乎其神,说什么地府秦广王与北静王联合审判,诸如此类让人难以置信的狂颠说法,庞仁是不相信的。

在庞仁看来,恐怕北静王确实是在苏州收拾了很多人,其它的都不过是喜欢做着青天白日梦、期盼青天大老爷的愚昧百姓添油加醋妄想胡说出来的。

这些刁民也是有一些小聪明的,将事情讲得这么夸张,用来恐吓官员、士绅、豪强,莫要太过嚣张。

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什么包青天日审阳间、夜审阴间,什么寇准审问葫芦之类,这种传说都是百姓愚昧的小聪明,企图让官员有所顾忌罢了。

不过,庞仁却在这种传说中看到了凶险的地方,北静王在苏州现身统共没几天时间,却把知府衙门和苏州最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给一锅端了,这意味着北静王此来江南必有依仗。

这才几天时间,北静王又突然来到扬州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静王来江南巡查恐怕是有着圣意在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圣意。

苏州府衙门外,庞仁带领府衙众人拜见北静王,依足礼仪,一丝不敢怠慢。

而后,北静王的随从递上印信与圣旨,让这位知府老爷验看。

庞仁小心翼翼的接过印信和圣旨,与府丞、通判一起小心查验,而后庞仁亲自手捧上前恭敬归还。

旁人带头引领北静王一行进入府衙大堂,毕恭毕敬的请北静王落座正座,命人奉上茶来,大家边喝茶便是寒暄几句。

期间,北静王看了一眼贾钰,很是得意,意思是你看,其实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这大乾的官吏,大部分还是正常的。

“王爷此来扬州府,所为何事,下官聆听王爷教诲。”

北静王例行公事的说了几句客套话后,正想说道说道崇州县、三沙镇的这档子事情的时候,门口的衙役忽然跑进大堂,战战兢兢的回话。

“什么事情?如此慌张?”庞仁看到衙役如此不成体统,心里就是不高兴,这不是给他丢人吗?

衙役赶忙说:“老爷,两淮盐道御史衙门领着盐丁和卫军把咱们府衙给包围了。”

北静王一听口中的茶水就喷了出来,看着贾钰笑嘻嘻的模样,心里简直气炸了。

还没等庞知府做出反应,门外一阵脚步声,进来了一群人。

为首之人,庞仁认得,正是两淮盐道御史孙孚。

平日里,庞仁见到孙孚都是主动打招呼,做出奉承的姿态,今日北静王在座,他却不敢如此。

两淮盐道巡盐御史,是个品级不清不楚的官位。

作为御史本身官职并不高,跟地方大员级别相差悬殊,但是作为皇帝钦点监察盐道的御史,却不仅仅是监察之权,明白的都明白。

盐税作为皇家的专有钱袋子,哪个朝代都是皇家看管的重中之重。盐道巡盐御史职权相当之重,实际上盐引分派、食盐生产、转运、缉私之权,集于一身。

莫说是知府、就是总督也未必有这样集中的权柄。

孙孚见这庞仁知府今日如此怠慢,也是懒得搭理他,直接朝着北静王开始发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