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火器是克敌制胜的法宝(2 / 2)

西洋火炮分为轻型和重型,发射距离和威力也比大周强。

元熙帝神情黯然,朗道:“传朕的口谕,着破寇将军王睿督察军器监,臣工需协助,不得怠慢。”

督察,就是给王睿行事的权力。

军器监需配合王睿,方便行事。

王睿闻言一愣。

元熙帝笑道:“公瑾,火器一事交给你了,至于搜集西洋之人研制,朕望你不要过多声张。”

王睿懂,拱手道谢.

陛下。臣有所求,君有所应,突破君臣分野.

元熙帝摆了摆手,道:“公瑾啊,这军械一事,朕虽知晓其重要性,却也明白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就。这战场之上,决胜终究还是在于人啊。”

王睿目光闪了闪,道:“陛下圣明,兵法言,修甲兵次之,正卒伍在首位。”

战争是人与人的斗争。

人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因素。

可惜大周兵制已然败坏,高祖之初的崇武之风,因太平日子日久,早已腐烂。

汉代军事工艺,远超匈奴。

李陵以五千步兵交战匈奴骑兵,汉弩大放异彩。

武器无用论,还有武器万能论都是不可取。

在军械没有出现绝对代差的前提下,后勤的供应保障、军队单兵素质、将帅水平等都是影响作战胜败的因素。

元熙帝面露欣快,捕捉到臣子对帝王的认同,那种帝王夙夜忧叹,被军国大事焦头烂额,有臣子体会。

仍严道:“朕未亲政的时候,要是早些接触兵部,想必边境也不会酝酿成如此态势的。”

小主,

王睿道:“陛下心怀天下,良臣猛将云集,荡灭金国,开疆扩土,大周中兴指日可待。”

“希望如此吧。”元熙帝叹息。

王睿想了想,道:“陛下,不知现在边关战况激烈程度如何?”

提及战事,元熙帝脸色不好,道:“公瑾,金人屡屡劫掠边民,实在是可恶至极,如今虽兵锋被遏制在河北一线,朕绝不允许继续作恶去.......朕与内阁对此事已有论断,到时公瑾也可以听一听。”

王睿道:“金国屡次行凶,劫我边民,我大周不能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长此以往,边境百姓生计艰难,臣以为,当拣选重臣坐镇幽燕,聚集良将强兵在幽云一线构筑坚固防线。”

现在的大周处于持续放血,打又打不过,还被金国偷百姓。

长此以往,内外堪忧,哪一天里外发作,苦难的就是百姓。

“嗯,以公瑾之言。”元熙帝点头。

王睿道:“如今金人入境,肆虐各地,各地支援,顾头不顾尾,忙于奔命,臣以为选一位熟悉兵事的枢相、阁臣总督统领边境诸军,筹建行营,联防抗敌,行营只能向陛下负责,一地警情,调动援兵。”

金人这种以战养战,劫掠边民的策略,是投靠金国的大汉奸所出的。

哪天攻克金国,抽皮剥骨,领会做汉奸的滋味,永生永世钉在耻辱柱上。

元熙帝眉头紧锁,继续说道:“公瑾之议朕觉得可行,但此事重大,需与内阁商论。”

问题的关键,是派谁去。

一旦兵败,责任谁担当啊。

元熙帝想到的人选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但其才具目前尚显不足,难以服众,入阁尚早。

王睿倒是想要推举兵部尚书崔护,擅长兵事。

不过让人家平白无故离开京城,去往边关,答应与否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