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春耕(1 / 2)

将煮好的茶水倒在杯子内,宋时先自己喝了几口,以证明无毒。随后才尴尬的为皇帝与江涵斟茶,嘴上说道:“公子,山野乡村,拿不出什么好茶,只有些野山茶,宋时惭愧。”

“你不用惭愧,你的茶叶朕已经喝习惯了,一会给朕带点回去。”

“是,宋时这就去准备。”

“不必着急。”秦狄开口将他喊了回来,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示意他落座后,询问道:“这些农书,是何人着作,刚才翻看了几眼,受益匪浅呐!”

宋时的脸上再次泛起尴尬,缓言道:“不瞒公子,这些书乃宋时所写,正在核验补充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让您见笑了。”

“在家丁忧的这段时间写的?”

“正是。”

得到他的肯定回答后,秦狄不由的点了点头,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不错,这些书籍内容,没有一句废话,对百姓来说,对朝廷而言,这就是巨大的宝藏。朕翻看了几页,其中的耕种之法,必会沿用千年之久,你功不可没呀!”

宋时闻言,双手一躬,以表达心中谢意:“公子言重了,宋时没想那么多,也不想那么远,只要这些东西,可以让我朝百姓受益,那就足够了。”

他的话令秦狄大为感动,不求名,不求利,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朝廷若是多几个爱卿这样的能臣干吏,大汉何愁不兴啊!”

“我朝已经走上了兴盛之路,皇帝继位后,剿灭越国,收复南疆,开疆扩土令我朝疆土倍增。改善民生,修官道,筑城池,兴水利。自有史可循,尚不见有一位君主能够在短短五年内做出如此之高的成就,皇帝之功可比肩天地。”

宋时说的这些,也都是事实,没有什么夸大的成份。最后那一句比肩天地,直接将秦狄推上云端。

“嚯,比肩天地,你倒是真敢说。朕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只要能成为一个不算太昏庸的皇帝,也就知足了。”

虽说秦狄比较现实,平时不太喜欢那些阿谀奉承的话,但这些话从宋时的嘴里说出来,他内心还是欣喜的,也并未感觉到对方再刻意的奉承。

“令堂走了也有半年了,你这个大孝子的丁忧就暂时告一段落吧。”

听到皇帝这么说,宋时面露为难:“公子,我朝仁孝治国,宋时三年守孝,此为第一年,还是让我为亡母尽些孝道吧。”

“你的孝心,朕知道,令堂在天有灵也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现在国家需要你,你自当以国事为重。为了天下黎民计,朕只能酌情,夺了你的孝心。”

“这...”

皇帝都已经开口了,宋时想拒绝,却无从开口。

“这件事情朕就替你做主了,你的孝道朕安排人代替你尽孝,朝廷现在急需你这样的人才呀!”

秦狄的话说的忧心忡忡,成功引起了宋时心中好奇。

“公子,今年春耕马上就要开始,司农司那边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您何以忧愁?”

宋时的开口询问,秦狄再次长叹口气。

“唉,朕担心的并非是京都附近,而是担忧海州、渝州和南疆,他们的耕种技术较为滞后。明明有肥沃的土地,却因为耕种技术的滞后从到导致许多土地成为了荒地,朕岂能不心痛。”

“朕本欲派人前往南方巡查土地,指导他们耕种。可是翻遍了吏部送来的所有官员档案,对农业有所涉猎的官员极少,基本都集中到了司农司。朕衡量再三,唯有你能担此重任呐!”

“朕是迫不得已,才亲自前来,夺了你对令堂的这份孝心。准备让你南下,重点是去一趟南疆。那里山高林密雨水多,山中野果甚多,或许可将其改为人工种植,以此来提高我朝百姓的生活。”

皇帝的这席话,说的感人至深,宋时真就被他说动了。

“承蒙陛下器重,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朝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富庶,宋时愿南下前往南疆。”

见他终于答应,秦狄暗暗松了口气。

“如此最好。这几日你就收拾一下,准备好了就去吏部报道,朕会通知吏部复你原职。”

“诺。”

这件事情敲定后,秦狄的话题又转移到了他着作的这几本书。里面的部分内容,在秦狄的记忆中,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小时候还在用那种方式耕种。

不可否认,宋时对农业确实非常精通,有他前往南疆,必将会对南疆的耕种技术做一次革新,甚至发现些新物种也是有可能的。

事实证明,秦狄选择宋时南下,确实选对了人,大汉的粮食储备,再五年以后,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不过这都是后话。

秦狄又与宋时说了说南疆的现状,也好让他提前有个准备。黄昏降临,秦狄从这里离开,返回到京都时,华灯初上。

尽管上元节的花灯已经撤去,丝毫不影响城内一片繁华向荣的景象。马车入城后,秦狄与江涵从车上下来,徒步而行,感受着夜风轻抚,欣赏着城内沿途夜景。

小主,

从外城来到内城后,秦狄并未直接回宫,而是登上了内城的钟楼,屹立在钟楼之上,整个京都城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