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锦衣卫领命退出,守在了门外。
朱标转向朱桂,温和地说:
"小十三在大同做得真棒。"
"但勤奋治国爱民的同时,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朱桂点点头答应了:
"兄长的教导,我都记在心里了。"
朱标笑笑,没再多说什么,眼神却望向京城的方向。
看着锦衣卫的匆忙,想起离京前的各种迹象,心里隐约猜到了京城可能发生的变故。
"这一趟回去,恐怕又要陷入动荡不安中了。"
朱标心里五味杂陈。
临走前,朱标再次嘱咐朱桂:
"小十三,无论将来发生什么,千万不要惹父皇生气!"
"朱桂记住了。"
朱桂一一答应了兄长的叮嘱。
说完,朱标转身离开,放弃了继续访问藩国的计划,直接启程返回京城。
剩下朱桂,望着朱标和锦衣卫远去的背影,想到现在的年份,隐隐感觉京城即将面临一场风暴。
现在,离那段历史已经不远了。
京城,似乎正孕育着一场大变动……
虽然京都那边风声鹤唳,血雨腥风,但对身在大同府的朱桂来说,不过是远方的一个梦。
朱标风尘仆仆地回到京城,还没来得及拍掉身上的灰尘,就接到了朱元璋的秘密命令——彻底清查百官。
仔细审视着父亲递给他的那份名单,朱标的眉头紧紧锁住,上面赫然列着许多淮西籍官员的名字。
这个发现,无疑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想:父亲的目标,恐怕直指淮西的首脑,李善长!
"韩国公李善长…"朱标低声自语,心里暗暗盘算。
朱元璋的手段,他怎能不了解?
一旦对一位国公动手,必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牵连的人数,何止上千!
朱标不愿再目睹这种惨剧发生,"唉,想也没用,还是先去见父皇吧。"
内心斗争了一番,朱标最终叹了口气,踏入宫门,走向了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书房。在太监的带领下,他走进了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房间。
"儿臣拜见父皇。"朱标恭敬地行礼,对面的朱元璋正埋头于成堆的奏折中。
"标儿,随意坐吧。"朱元璋没抬头,只是手一挥,继续沉浸在那似乎永无止境的公文中。
朱标一看这样,嘴角浮现出苦笑,这就是父亲,一个工作狂,好像每天都有48小时,从不休息。
想到朱桂,朱标心中又有了别的感慨。
如果说朱元璋的工作热情已经让人惊讶,那朱桂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朱桂近几个月的成就看,如果说朱元璋一天工作24小时不停,那朱桂似乎有双倍的时间,精力旺盛极了。
终于,朱元璋完成了手中的政务,这才看向了一旁等待已久的朱标:"标儿,你总算来看父皇了,还以为你这十几天都待在太子府不肯出来了呢。"
这段时间,朱标深陷官员审查的漩涡,复杂的关系网、众多的涉事人员,让他忙得不可开交,竟然忘了父亲的存在。"儿臣最近一直在忙于审查那些官员…"朱标坦白地说,心里盘算着试探朱元璋的反应。
没想到,朱元璋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话头:“标儿啊,那些叫人心烦的事先放一边。你给我说说,在大同府那边,看到了啥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