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颔首而笑,
“吾有一策,可平草原之患。”
朱标自信满满,令诸多臣子眼前一亮,难道真有良策?
只见朱标续道:
“历次北伐虽胜,亦伤亡惨重,根由在于对草原的无知。”
“我意在草原中寻找盟友,助其铲除其他势力,而我方无需过多介入。”
“实则促使其内斗,相互消耗,我朝可坐收渔翁之利。”
闻此,群臣反应各异,有人眼前一亮,觉为妙计;有人蹙眉,认为不切实际。
但鉴于此乃朱标所言,无人敢公然反对。
更有甚者,大声称赞。
“太子此计甚妙!不费吹灰之力便能使草原自相残杀!”
“此计绝妙!若能实施,大明便可隔岸观火矣!”
“太子英明!”
群臣齐声赞誉朱标。
即便有人存疑,然此举无害,加之朱标素有贤名,故无人异议。
“标儿意在分化拉拢,以弱击强。”
朱元璋听罢,迅速抓住了关键点。
此计在政治斗争中屡试不爽,朱元璋对此颇为擅长。
用于草原,确有成效。
至少几十年内,草原将陷于内耗,无暇南顾。
朱标的提议,朱元璋并非未曾考虑,但他认为不妥。
他所求非仅仅是数十年的安宁,
朱元璋要的是草原永久沉默!
只因他本人无万全之策,这才公开商讨。
“还有其他良策否?”
因此,朱元璋对朱标的提议表现得兴致索然,再次询问。 一看见朱元璋那表情,朱标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叹息,显然他的建议没入了老爷子的眼。
而另一边,晋王朱棡在殿上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转瞬即逝的机会。
朱标的话不受待见,这莫不是自己的时机?
朱棡略一权衡,便挺身而出,信心满满地喊道:“父皇!儿臣倒有个主意!”
朱元璋见状,心中不由一阵欣慰,孩子们都开始为父皇排忧解难了嘛。
他嘴角含笑,对朱棡说:“哦?那你说来听听。若真是个好法子,之前罚你的俸禄,朕不仅悉数归还,还要另加奖赏!”
朱棡一听,脸上乐开了花,这可是好买卖!
采纳了不仅能找回面子,还有额外奖赏,岂不是一举两得!
于是他兴冲冲地说:“儿臣的想法是这样的,那些草原上的家伙不就是看咱们中原富裕才一次次南下的么?咱们可以通过通商,把各类货物卖给她们。”
“这样一来,咱们赚了银子,他们得了货,也就没必要南下了。”
朱元璋一听朱棡这主意,脸立刻沉了下来,那神情仿佛随时要爆发一般。
全面通商?
跟谁通去?
草原上哪来的钱买咱们的东西?
怕是见了咱们的好东西,更想抢了吧!
“父皇,您觉得儿臣这主意如何?”朱棡浑然未觉朱元璋的不悦,天真地问道。
“一边儿去。”朱元璋没好气地回了句。朱棡愣了一下,见父皇脸色更差,只好灰溜溜地退到一旁。
骂走了朱棡,朱元璋的脸色并未好转,仍旧为草原问题一筹莫展。
先前问过满朝文武,竟无人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如今两个皇子的建议,一个是天方夜谭,另一个也只是隔靴搔痒,让朱元璋心头更加沉重。
这该如何是好?
将来自己百年之后,草原再起风云,大明还有谁能挡得住那铁蹄?
正在这当口,朱元璋脑中灵光一闪——朱桂!
自己怎么忘了问朱桂?
念头一起,朱元璋的目光立刻投向朱桂,只见他在群臣之前,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显得胸有成竹。
这模样让朱元璋眼前一亮,难道朱桂有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