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生育工具(1 / 2)

据陶光啸描述,大汉犹如铜墙铁壁,难以撼动!

仅从大汉能轻易识破细作这一点,朱棣便知其组织严密,首领能力非凡。

若此强大力量与瓦剌、鞑靼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的脸色瞬间阴沉,仅凭顺天府的兵力,恐怕难以镇压这三股势力,或许还需向邻近的大同府求援。

“不成!”朱棣脸色一沉,“绝不能向大同府求援!”

自己在功绩上已落后于朱桂,治理草原是他唯一的翻身机会。

如今草原治理之策出自朱桂,若在执行上还需朱桂相助,自己在这事上的存在感将荡然无存!

到那时,不仅立功无望,反而为朱桂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再立新功,自己则彻底沦为配角!

朱棣绝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尤其是在朱标病重之后,他更加不能容忍成为陪衬,因为陪衬就意味着与帝位无缘!

“有没有办法与大汉取得联系?”朱棣思及此处,向陶光啸问道。陶光啸眉头紧锁,语气中透着困惑:“我的密探失联后,我们便公开以外交名义,表示大明希望与大汉对话,结果那个大汉势力根本不予理会。”

朱棣闻此言,心中猛地一沉。

大汉对大明使者的友好示意置之不理,是否意味着大汉已倒向瓦剌和鞑靼?

若真如此,自己必须早做打算。

“传令顺天府各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行动。”

“再去大汉、瓦剌、鞑靼探个究竟,他们有任何风吹草动,速来禀报!”

燕王朱棣沉稳地下达指令,一边紧锣密鼓地筹备兵马,随时准备北上草原平定叛乱;

另一边,则是摸清这三国的底细。

“遵命,即刻行动。”

陶光啸闻声,正欲拔腿飞奔,却在念及那神秘的大汉势力时,脚步一顿,转而望向朱棣,问道:

“殿下,我们对这所谓的大汉知之甚少,仅知其自称为大汉,其领袖、军力、民数皆不明朗,实属罕见。我恐仅凭应天府一己之力,难以抗衡大汉、瓦剌、鞑靼三者联手,是否应将此事上报朝廷,您意下如何?”

陶光啸此言,虽可能减损朱棣自行解决草原问题的功绩,甚至招致皇上轻视,认为其连这点小事也摆不平,但寻求外援,总好过将来被三面夹击,败北收场。一旦朱棣强行出征不成反被笑,那可真是颜面扫地。

因此,陶光啸建议朱棣先请示皇上。

“你认为需要禀告父皇吗?”

燕王朱棣沉思。

上报,无疑是最保险的做法,以朱元璋调动大明两百万雄师的实力,无论大汉隐藏多深,即便联合瓦剌、鞑靼,亦不足为惧。

上报虽无功,却也无过。

然而,朱棣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

目前,他在年龄上不及秦王朱樉有利,在功勋上又逊色于朱桂,朱棣深知,若求稳,则帝位无望!

因此,他必须冒险一搏,绝不上报,誓要凭自己的力量荡平草原叛乱。

“上报之事,不必再议。事成之后,我自会呈上详尽战报给父皇。”